关灯
护眼

第四百七十二章 防备

    “父亲有何对策?”曹操再次追问道。

    曹嵩见曹操不罢休,情知不说出来,曹操不会放弃,也会影响明天曹操去三法司的应对。

    曹嵩端起酒杯,猛的一仰头,喝了一口,道:“从尚书台那边传出的风声来看,并没有做成大案,肆意诛连的意思,那么,最多也就是花钱赎罪。我们曹家,不缺钱。”

    曹操狭长双眼微微闪动,许久之后,道:“父亲,让我去与许攸谈一谈。”

    曹嵩摇头,道:“这件事,你不要掺和。曹家的落罪,对伱来说,是福非祸,只要你在,曹家就倒不了。日后你功业大成,我曹操也未必不可以四世三公,名垂天下!”

    曹操神情猛的一动,看着老父亲两鬓斑白,双眼圆睁,起身抬手而拜道:“阿瞒愧对父亲!”

    曹嵩一笑,伸手按下,道:“些许小事而已,欲成大事,后面的磨难还多得很,你切莫灰心尚志,永记初衷!”

    “阿瞒谨记!”曹操沉声道。

    曹嵩对曹操还是很满意的,笑着起身,拄着拐,慢悠悠的离开。

    曹昂,曹洪都躬身,大气不敢喘。

    直到曹嵩脚步声消失,曹昂才上前,轻声道:“父亲,祖父说的是真的吗?”

    这么大的事情,真的可以花钱赎罪吗?

    曹操来到门口,看着有些燥热的月色,扯了扯衣服,道:“是与不是,过几日就知道了。”

    曹昂,曹洪对视一眼,两人眼里都是深深的忧色。

    曹家面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难,一不小心就可能是全族被诛!

    而这会儿,洛阳城里对于曹氏父子的议论声已然抵达了顶点,不知道多少人翘首以盼的看着鸿胪寺、望着廷尉府,焦急的等待着明天。

    尚书台同样灯火通明,他们得做很多事情,预防万般不测。

    朝廷已经达成默契,就是要保下曹操,而‘曹操屠三城’的舆论太过恐怖,即便有三法司背书,仍旧可能迎来巨大的冲击。

    御史台,刑部,洛阳府,甚至是羽林军都悄然动了起来,就差宵禁了。

    到了第二天,洛阳府的六都尉以及羽林军的巡逻,遍布洛阳城,尤其是廷尉府附近,更是如织如网。

    离辰时还有大半个时辰,廷尉府前就已经挤满了人,不知道多少百姓在吵吵嚷嚷,议论纷纷。

    “曹操会怎么判?屠三城这么大的事,怎么也得诛族吧?”

    “你没听说吗?曹家还侵夺民田,买官卖官……”

    “那就得诛九族!”

    “对诛九族!”

    百姓们拥挤在一起,嘈杂一片,整个廷尉府以及正堂前都是百姓。

    廷尉府的卒役已经不够用了,六部尉以及羽林军的人强行隔开一条路,推搡着百姓,同时也确保这些人不会冲入堂中或者后堂。

    原本平静的廷尉府,如临大敌,到处都是兵丁。

    后堂之内,戏志才,许攸,田丰等人从前面归来,此刻神情都有些凝重,坐下后,先是沉默。

    事情并没有他们预想的那么简单,单是这些百姓的嘴就足够可怕。

    一旦他们待会儿放走了曹操,可以想见,这些百姓定然会炸锅,闹出什么且不说,口口相传之下,必然会演变成极其可怕的谣言!

    这些谣言不止是在洛阳,还会辐射大汉朝的四面八方,动摇各州堪堪稳定的情势。

    “还是依照计划吗?”戏志才苍白的脸上,都是谨慎冷静之色。

    许攸不那么紧张,可有些慌,道:“要不要改一改,问完之后,将曹操带进来,从后门放走。”

    田丰当即道:“这个可以,措辞可以严厉一点,或许,请曹操在廷尉府小住。”

    “不可。”

    戏志才可不想背锅,直接道:“待会儿,许尚书请严厉一些,不要涉及曹家一事,问完之后,将曹操带进来,招待片刻送走。”

    曹操的身份到底十分特别,除非真的落罪,否则没人真的想得罪死。

    许攸头摇的拨浪鼓,看着田丰,道:“这件事主要是御史台查的,自然由田兄来。”

    田丰想拒绝,忽然想到了他的那个计划,立即道:“好!”

    戏志才,许攸一怔,这田丰有些反复,又这么轻易答应,莫非是有什么算计?

    但戏志才也不想拖下去,直接道:“夜长梦多,即刻请曹操过来,问完后,送走他,我们前往尚书台禀报。”

    “下午审断?”许攸追问道。曹操一案了结了,他就可以全力追查曹氏‘侵夺民田,买官卖官’一事了。

    戏志才稍稍一想,摇头道:“太快了,过两天,直接贴出告示,你我都躲着。”

    田丰却看向许攸,道:“接上曹氏的案子,要快,声势要大,必要的话,多抓一些人,在洛阳游街。”

    戏志才迟疑着道:“曹家要是案发,我们却放走了曹操,朝野百姓能答应吗?”

    “重惩曹氏全族!”田丰言简意赅的道。

    戏志才瞬间就明白了,罪名再大,只要惩治的人够多就足以展现朝廷的严厉态度,令朝野百姓息声。

    许攸听到‘重惩’二字,左手捏着三角胡,道:“如何重惩?”

    田丰道:“籍没曹氏全族!”

    戏志才吓了一跳,道:“真要如此?”

    ‘籍没’,有很多方式方法,最重的一种,自然是夷族。另一种是抄没家产,全族流放。

    田丰面不改色,道:“在下只是一说,决定,还得尚书台拿。”

    尚书台哪敢拿这种主意?

    许攸,戏志才心有戚戚,不敢对曹家下这么狠的手。

    宫里的那位陛下还没有表态,他们擅自作为,非但不能籍没曹家,反而可能迎来雷霆之怒!

    戏志才将田丰,许攸的表情尽收眼底,心里琢磨再三,情知曹氏一案,确实得尚书台决定,坐正沉色道:“就这么定下吧。我们先解决了曹操一事,待会儿再进尚书台请命。”

    许攸,田丰没有异议,跟着起身,向着前面的正堂走去。

    而这会儿,百姓聚集的是越来越多,而其中夹杂的穿着常服的大小官吏以及各士族之人不知道有多少。

    曹操的身份太过特别,在朝廷也太过重要,他的问罪与否,对于他们来说,也有着重大莫测的影响。

    六部尉,羽林军调集更多的人前来,对廷尉府四周拉起了境界限流,对于在廷尉府的百姓,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万分的警惕防备。

    当戏志才,田丰,许攸三法司三位主官出现在正堂的时候,百姓们瞬间沸腾,高声叫喊,嘈杂激烈,滚滚如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