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章 凭借着记忆写本书?

    张子明心里有信念支撑,倒是一直没有停下来。

    时不时的还会再从头进行章节的修改,弄的就跟是真作家一样。

    晚饭的时候,都没有出来吃饭。

    直接拿了馒头就回屋继续边吃边写了,颇有小学课本里《吃墨水》所讲的那样的专注力。

    就连上小学的妹妹也这么说:

    “我哥干什么呢?这么认真,是不是想准备高考啊?”

    听到外屋妹妹说的这句话,一下又点醒了自己。

    对啊,现在是1980年,国家早就恢复高考了啊,这时候可是有几百万的学子都在准备继续参加高考呢。

    有的可是连续几年都参加高考,为的就是以后有个好前程啊。

    考上了大学就可以拿着国家的补助读书了,饭量小的都不用家里出钱,甚至还能省下补贴接济一下家里呢。

    等大学毕业全都分配工作,甭管会分配到哪里,那都是有身份编制的。

    每个月都有工资可以拿,是正儿八经的旱涝保收啊。

    这年头,但凡读过高中的,谁不想通过高考而改变命运呢。

    而且,在高考的队伍里,甚至还有只读过初中,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呢。

    所以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当自己珍惜的时候那就是改变的时候。

    不过,张子明是不想参加高考的,这个家还需要自己来支撑的。

    自己要是不在家里撑着,那弟弟妹妹还能不能继续读书都是个问题。

    是的。

    张子明所想的是,只要弟弟妹妹能按时参加高考就可以了。

    然而眼前,张子明想的不是自己,也不是自己的弟弟妹妹。

    而是林雨欣,林雨欣跟自己一样,是读过高中的,现在是她们村小的民办教师。

    可民办终归是民办啊,那时不时的还要下地干活呢。

    况且在几年之后,国家也发出了通知要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逐步增加公办教师比例的。

    要想转成公办可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反正张子明感觉,民办转公办的难度不亚于高考。

    这个时候的民办教师主要是靠着地方集体自筹加国家补助的方式发放工资的,国家补助大约一个月有个10块钱,而地方集体自筹的就根据各地方的不同而不一样了。

    像林雨欣所处的大林寨小学,每个月地方集体自筹的一部分可能就是几块钱而已。

    而林雨欣总共每月挣的这十几二十块钱,还要交一部分到大队里。

    这样才能兑换相应的工分,而换算成工分以后才能从大队里分到粮食,所以手头上也存不下几块钱。(1976年之前的那段时间,村小老师是直接记2600个工分,后来改了。)

    此时张子明的想法,就是要说服林雨欣参加高考。

    凭借着当民办教师的功底,怎么说也是一直没有离开课本呢,应该是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吧。

    自己虽说现在还没有挣到钱,可是很快就会筹到路费了。

    而凑够了路费之后,把手头的蓝宝石一卖,自己是完全有能力照顾自己家里以及林雨欣家里的。

    林雨欣可以放心大胆的去读大学。

    思绪到此,张子明决定明天一定要去说服林雨欣。

    想到自己重生回来之后还一直没有跟林雨欣见过面,一时之间居然有些泪眼婆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