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0章 整理道臧多感慨 空谷灵雨人神往

    他所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清除底层洞窟中的积沙。

    在清理第十六号窟甬道的积沙时,偶然发现了这个藏经洞。但敦煌当地的富绅,无人认识洞内这批古物的价值。

    而当时以腐败不堪的清政府,也未能对其进行应有的保护!致使藏经洞中的大批敦煌遗书和文物,先后被王道士以及低的价格卖了出去!

    而后,外国“探险队”又以各种名义捆载而去!分散于世界各地。而劫余部分,才被清政府运至京城,入藏在京师图书馆。

    其中所藏以佛教典籍最多!还有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地方志图经,医书,民俗名籍,诗文辞曲,方言游记,杂写习书等……。成为多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依据和补充参证。

    其主要部分又是传统文献中不可多见的资料,价值尤为珍贵。

    所以遗址被视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四次大发现之一。其中的典籍以汉文最多,又有吐蕃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

    而其中还有部分粟特文,突厥文,于阗文,梵文,吐火罗文和希伯来文等多种古代民族文字。

    这些都成为研究古代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的珍贵资料,它又具有民族学价值和国际意义。

    敦煌遗书以卷轴装为主,又有梵箧装,经折装,蝴蝶装及册子装与单页等多种形式,还有一些拓本印刷本和刺绣本,在书籍发展史及书籍装帧史与印刷史上,都是难得的实物资料。

    对这段历史长辈们记忆由新,师傅和二位师叔,在这三天时间里,对原先只存在传说或宋清时有过记载,但又无从考证的经文部分查疑补缺。

    他们先整理出属于佛教的部分,准备日后交由相关部门进行查证。而多数道教部分的,整理出来编入门内典籍,在抄写一份交由“白云观”。

    虽然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的道经并不多,但都是只在后世口口相传,而又无法考证的典籍!因此更现弥足珍贵。

    我没想到我抄写的这些东西,会如此珍贵。小师叔似乎收获最大,他还问了一些关于“海一阁”里面的情况。

    而且他还咐托我在回姐姐那里时,帮他留意有没有什么法器。

    我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答应了。

    第四天我就随师傅就离开了三师叔这里。与龙美心约好了寒假的时间。小师叔和徐辉也一起如春节时一样,先送我和师傅到机场然后,他们直接反回了港岛。

    “终南山”以各种美妙的光与色眩耀着。有时山峦为晴云所洗娟然如拭,有时横云半绕山裙若截,而有时浓妆素裹,如矫然悬空之白龙,而这一切皆为我所喜爱。

    不任在春朝初起梳洗未罢,不任在秋夜酒醒沐月小立。我与师傅清晨时站在南五台之“大台顶”,此为五峰最高处。

    其清凉,其文殊,其灵隐皆在眼底。

    而早晨所见诸峰更尽在足下,云犹冉冉出岫而升,使大千世界尽蒙于浓纱之后,处立于台顶崖边。

    云雾愈来愈浓,很快咫尺间不可分辨。方才看见的如小岛在大海中罗列的远峰,此时亦并皆不见而白云扑面,柔湿掠人且逐渐加浓。

    不料数十分钟后,云即化成细雨纷纷而降。

    我起先以为在山顶因气候寒冷成雨,在山下或仍为云仍前行着。那知山下的雨反渐密,山径渐滑!

    乱叶皆湿,铺满山径上颇为难行!

    我与师傅并无遮雨之物,只好任其淋漓!虽知片刻后雨声更响,空谷中全是雨声。

    终南山的”空谷灵雨”这一奇观,一向令人神往,今日无意中得遇以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