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31章 下落


    马兮彤的眼前浮现出杨镇龙称帝时念天书的情形。于是她脸上一笑道:”杨公不立宋帜确实不妥,不过师父怎知道他假冒弥勒佛?万一他就是弥勒佛转世呢?“

    崔石把头一抬。”这才是弥勒佛转世。“

    马兮彤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崔石正看向眼前那尊笑哈哈的木雕和尚像。

    ”他......他是弥勒佛?“马兮彤脸上惊讶,她原以为这和尚像只是哪位从前的高僧,她也算去过几间佛寺,见到的佛像也不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笑哈哈的胖大佛祖。

    崔石见状,双掌合十道:“原来施主还未见过布袋弥勒。也好,贫僧便为施主从头说起。

    三百年前,庆元出了个和尚,自称契此,在岳林寺出家,他蹙额大腹,时常佯装癫狂,常年拎个布袋,见人就笑,逢人便乞,讨来之物全都放入袋中,却从未有人见他取出。布袋也始终干瘪。

    他在四明山一带云游多年,终圆寂于岳林寺。圆寂时口占一谒。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世人方知他便是弥勒应化之身。“

    马兮彤啊了一声。“原来是这样......不过,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也没见过这样的佛像呢?”

    崔石微笑道:“虽是三百年前之事,直到崇宁年间,岳林寺中才塑有布袋和尚像,徽宗时赐名,从此才有寺院供奉。

    布袋和尚虽在岳林寺出家,却常年在雪窦寺讲法,就在这间讲堂。绍兴年间,本寺不幸遭遇变故,全寺被毁,这间讲堂却完好无损,实乃奇迹。本寺重建时便塑了这尊布袋弥勒供奉于此。“

    马兮彤听了点头,心想难怪这间佛堂看起来比雪窦寺别的建筑都要古老许多。

    “我明白了。师父是说杨镇龙虽然同样身躯胖大,也不是这布袋弥勒转世,可是,师父又怎么知道呢?弥勒佛自己也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

    崔石没有回答,只是说:”布袋弥勒在附近云游时,凡有人问他佛法,他便将他那大布袋放在地上。若人再问,他便把布袋提起,大笑而去。”

    马兮彤脸上不解。这时,不远处传来善来方丈的声音。

    “弥勒佛手中布袋可不一般,名叫如意乾坤袋,法力无边,袋中可收纳天地,其中万物应有尽有。弥勒佛连这般大法器都能放下,施主还有什么不能放下?”

    马兮彤一愣,这才明白崔石这句话的含义,难怪崔石进了雪窦寺后,就不想走了。

    “我就是放不下。”马兮彤正色道,”我是凡人,要是有个乞食的袋子,放下了就要饿死。布袋和尚是佛,他放下袋子也饿不死。“

    善来没想到马兮彤会这样回答,顿时脸上发愣,片刻后,才含笑合十道:”不妨不妨,姑娘难得来雪窦寺一游,可慢慢用心体会。雪窦山山明水秀,景色宜人,贫僧愿陪姑娘一游。“

    马兮彤一想也好,还可以顺便问问谢翱的下落。于是,她站起身和崔石道别,没想到,崔石也说要陪她走一走。于是三人一起离开了这间讲堂。

    张子铨还等在外面。马兮彤打算以后再向他说崔石的真实身份。就这样,几个人彼此见过礼后,就一起在雪窦寺参观起来。

    善来方丈边走边介绍:“本寺创于晋唐咸通年间,原名瀑布观音禅院,至景福年间始成十方禅刹......”

    马兮彤听得兴趣索然,只想找机会问谢翱的下落,可一直没机会。一行人去了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一众殿宇,最后来到寺塔前方隆起的一个十余丈宽的山包前。

    善来指着山包说:“此处名为舍珠林,黄巢即葬于其中。”

    马兮彤一愣。山包上苍松林立,偶尔还传来一声鹤鸣,这里竟是黄巢葬身之地?

    这时张子铨在一旁问:”黄巢不是兵败山东,在泰山自尽了么,怎会葬于此处?“

    ”世间传说而已。“善来道,”其实黄巢兵败后遁入空门,后云游南方,于此地圆寂。“

    马兮彤点点头,终于开口问道:”不知方丈可认识一位谢居士?他常来贵寺,前些日子也应该来了,我和张道长正在找他,可僧人说他前两天走了,不知方丈可知道他去了何处?“

    善来沉吟道:”谢居士对杨公称帝一事深感失望,在这里只住了数日,便说要去别处云游,贫僧也不知道他的下落。“

    马兮彤听了心中失望。几个人又说了几句闲话,这时,一个小沙弥急匆匆地朝他们跑来,边跑边大叫。

    ”方丈,不,不好了,讲堂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