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卷 菡萏 第六十七章 圣旨

    皇甫惜歌被吓得一激灵。什么旨意这是?为何她与三郎头脚到家圣旨后脚便来了?不会是将那刘远馨赐来了吧?那日在宫里,皇上还夸奖三郎来着,总不该这么快便翻脸吧?

    老夫人也被惊得不善。那刘家姑娘与宫里有牵扯,眼前这孙媳与宫里还有牵扯,是谁带来的祸事?却顾不得想那么多了,忙喊了孙妈妈给取吉服来换上。

    收拾完毕急急赶到前院,迎旨的香案已经摆好,人也跪了一大片。皇甫惜歌扶着老夫人找到该跪的位置齐齐跪了下去。

    旨意宣读完毕,萧家众人叩头谢恩,皇甫惜歌暗抚胸口念着阿弥陀佛。昊文帝搞这种鬼有意思么?不过是给了三郎一个虚衔,在宫里为何不给,还要追到萧家来?这哪里是惊喜啊,只有惊吓了。

    萧大老爷谢恩起身便请传旨钦差正厅里坐坐,言道天气寒冷请大人喝些茶暖暖身子,这同时便暗里塞过去一个红封。那钦差连连拱手谢绝喝茶的邀请:“路途遥远,在下还得快马回去交差,请萧老爷恕在下不便久留。”

    红封薄薄的,捏起来没什么感觉。钦差心里暗笑这一趟又没白跑。上次传赐婚旨意也是他来的,当时可很是不满意萧家给的不是几锭雪花银而是个薄纸片。

    可他离开后打开来却惊喜异常,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这岂不是比几个银锭子多得多,况且银锭子又惹眼、极易被人瞧见。

    这萧家既大方又会办事,因此他这次便不顾天气寒冷又抢着来了。别人当面笑着奉承他说,既然老兄路熟便能者多劳吧,背地里却全都骂他傻瓜。哼,到底谁傻瓜?

    传旨钦差捏着袖里的红封美滋滋离去,留下萧家人形形色色的立在庭院当中。待送人的大老爷与萧孟朗转头回来,其余人等还有没纳过闷来的。

    萧老夫人握着皇甫惜歌的手笑道:“三郎娶了你,是他的福气,也是萧家的福气啊。”

    原来昊文帝想叫萧家人接了旨卖她一个面子,再叫自己卖他一个面子。皇甫惜歌听罢老夫人的话,弄明白了为何在京里不下旨的缘由,心里有了计较。真能卖面子的不过是老夫人外加大老爷而已,想必接踵而来的便是那几房的麻烦吧。

    于是她顾左右而言他:“在庭院里也老半天了,咱们回去再说可好?祖母的手都冻得冰冷。”

    萧孟朗闻言也几步上前扶了老夫人:“孙儿与您孙媳妇一起服侍您回房。”

    大老爷本想趁着人齐全说上几句,眼下被儿子和媳妇这么一说,也想起来这可是严寒数九啊,叫老母亲当个陪着听训的可不大孝顺。便吩咐下去晚上摆几桌给三郎贺喜,有话那时再说也不迟吗。

    临背转身前,大老爷似不经意间望了自己那儿媳妇一眼,见她面色平静看不出波澜;又瞧了萧林氏一眼,望到的却是满脸强颜欢笑。大老爷低低的叹了口气,双手背在身后离去。

    皇甫惜歌如何没瞧见萧林氏的模样。无论她心底有多不情愿见到三郎日日强大起来,今儿这圣旨应该足够威慑她一阵子吧?既是如此,还是弄清楚老夫人那会子为何忧心忡忡更重要些。

    小两口陪着老夫人回了鹤年居进了东次间。房间里已没了皇甫惜歌刚来时那种气氛,重新归置打扫过,帷幕也挽到了一旁。老夫人勉励了萧孟朗几句,又催着说还不谢过你媳妇。

    不等萧孟朗照做,皇甫惜歌便按住他:“祖母实在太过客气了,惜儿与三少爷本是夫妻一体,何来感谢一说?祖母身子骨硬朗心头舒坦,三少爷勤恳又上进,这便是惜儿求之不得的福气了。”

    “说得好!什么叫大家闺秀?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啊。这个那个都说女人难做,其实不还是自己不争气么。连自己都没弄明白到底该做什么,哪个能叫你好过了?”老夫人似乎话里有话。

    不自恃身份,不过分企图,知道夫家的脸面便是自己的脸面,夫君的荣耀便是自己的荣耀,这样的媳妇却不是找来的,而是天赐的,这叫什么?这就叫天赐良缘啊。老夫人再次感慨万千。

    皇甫惜歌也是满腹感叹。以往不过都是在哄老夫人开心而已,实事儿没做过一件半件。今儿这个又是天子的赏赐,除了仰仗强大的娘家势力,还真的得靠自己做点什么了。老夫人连捧带推的话儿摆在这里,前路漫漫啊。

    ******

    被卡死了~~今天只有这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