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3章 祸兮


    虽说天下大乱,唐室衰微,九宁这个县主有名无实——朝廷赐她的食邑几百户在藩镇手里,藩镇连朝廷的面子都不给,肯定不会乖乖交出那一部分税收,但县主就是县主,朝廷的册封代表正统,即使这个朝廷已经摇摇欲坠。

    要不然像李元宗、周都督这样的霸主为什么坚持要朝廷封赏官职?

    为的就是一个名正言顺。

    有朝廷的正式任命才能理直气壮地和别人抢地盘。

    天使宣旨过后,江州豪族世家女眷一改往日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主动邀九宁赴宴,各种赏雪宴、赏梅宴的帖子雪片似的堆满她的镜台。

    第一场初雪过后,又接连落了几场大雪,大江两岸的广阔平原白雪皑皑,四季常绿的青山翠谷也披了一层银装,确实是赏雪、赏梅的好时节。

    这天九宁从温暖的衾被中爬起来梳洗,随意翻开一张帖子,匆匆扫一眼,“温家?他们家十七郎的伤养好了吗?”

    跪坐着帮她梳理长发的侍婢们闻言吃吃笑,“还没呢,说是要养到过年才能好。”

    天使们代表长安宫廷,自矜身份,格外看重规矩,得知温小郎直呼九宁的闺名,在一场宴席上发了几句牢骚。

    宴席上的众人纷纷向温家人投去幸灾乐祸的一瞥。

    温家家主脸色铁青。

    温十七郎先是被周家郎君乱拳揍了一顿,回家遭到长辈的训斥,被罚闭门思过,几天后又被家主叫到祠堂施家法,新伤加旧伤,屁|股开了花,这一躺少说得两个月。

    听婢女们绘声绘色描述温十七郎那边的凄风苦雨,九宁心情舒畅,早上吃了两大碗羊肉馎饦。

    用过朝食,九宁照例去箭道。

    十一郎看到她,一阵错愕:“你怎么还来啊?”

    九宁白他一眼,“我不能来吗?”

    十一郎摇摇头,挤开阿大、阿二,狗腿地帮她拿东递西,跟在她身后转来转去,伸长胳膊扶她上马,“今天齐家娘子请小娘子们赏梅花,五娘、八娘她们全都去了,你怎么不去?”

    九宁已经扬鞭跑远了。

    自从十一郎痊愈后,便厚着脸皮时不时跑到箭道露一下脸,看九宁没有赶他,他开始得寸进尺带着其他堂兄弟一起来,九宁仍旧不理会他们,自己练自己的,再后来周家各房少年郎集体出现,郑重给九宁赔不是。

    双方正式和解了。

    现在箭道每天都很热闹。

    周刺史欣慰地发现,以前最吊儿郎当的小郎君也跟打了鸡血似的分外上进,拉弓拉到伤了骨头还哭着喊着要坚持。从骑射师父汇报的近况来看,所有人进步飞快。

    周家终于有人继承周都督的英武了!

    周刺史老怀大慰,问骑射师父家中子弟怎么都开窍了。

    骑射师父的回答让他哭笑不得:“郎君们说不能输给其他人,不然九娘就不和他们一起玩了。”

    箭道的箭靶是有数目的,每次可容十几人同时拉弓。

    九宁虽然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却一点都不怯场,面对一院子的郎君,完全不忸怩,每次都大摇大摆直接走进去,站在最中间、最显眼的地方练。

    家中郎君暗地里争抢离她最近的那个位子,一开始他们商量着按辈分来,谁辈分高谁就可以站她旁边,后来有人不服,要求凭实力说话。

    谁表现最好,谁才有资格站在九宁身侧!

    于是各房郎君使出浑身解数争取进步,十一郎在短短半个月内进步神速,他母亲喜极而泣,前不久捐了一大笔香油钱给永安寺。

    周刺史啼笑皆非,派人问九宁要不要重新选个练骑射的地方。

    九宁道:“不必了,箭道就很好。”

    她知道自己的斤两,侍婢和护卫们每天把她夸成一朵花,就好像她筋骨奇佳,是天才中的天才,马上能练成周都督那样似的,其实她只是做到最基本的不偷懒而已。

    和周家郎君一起练习,她可以从其他人的进步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不至于被侍婢们哄得飘飘然。

    当然,还可以顺便发展一下小弟,为以后逃命多铺一条路。

    江州其他世家小娘子的邀请,她高兴了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赴宴,不高兴了就不去。

    总之,看心情。

    天使们逗留江州期间,尝遍江州风味,马车塞满了各大世家送的“土产”,准备返程。

    周刺史预备丰盛宴席为官员们践行,各大豪族前来相送,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又是一夜饮宴,烛火辉煌,闹到天明。

    为示郑重,周家郎君全被叫到宴席上陪长安贵客们吃酒论诗,这种场合自然少不了周家引以为傲的少年才子周嘉暄,连十一郎也被拉出去滥竽充数,表演射术。

    九宁这几天开始练准头,白天练了一下午,肩背酸软,手臂抬都抬不起来,很早就睡下了。

    睡着的时候枕的是软枕,躺的是松软衾被,侍婢在罗帐外点起熏香,炉火一烘,满室馨香,连梦里也能闻到那一股沁人心脾的甜香。

    醒来时,身下却硬邦邦的,又冷又硌人,浑身上下僵硬酸疼,没有哪一处是舒服的。

    九宁浓睫轻颤,张口唤衔蝉的名字,一张嘴,灌了一口冷风。

    她喉咙一阵刺疼,剧烈咳嗽几声,爬了起来。

    没有高床软枕,没有美貌婢女,没有锦帐金钩……

    九宁瞪大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空荡荡的车厢里。

    这车厢还在不停移动。

    马车外传来狂风怒吼声,漫天风雪拍打在车窗上,车厢到处漏风,她冷得瑟瑟发抖。

    车窗被几枚长竹钉钉起来了,九宁抱紧双臂,打了个哆嗦,伸手去掀车帘。

    手臂根本抬不起来。

    九宁咬牙试了试,手脚酸软无力,不是那种劳累过后的无力——她被下药了。

    “县主醒了。”赶车的人听到车厢里的动静,掀开车帘,探进半个身子,细眉细眼,面白无须,“县主不必惊慌,您是我家主人的客人,我们必会将您平安送达长安。”

    这个男人平静的语气让九宁心底发寒。

    她认得他,他是天使之一,是个宦官。

    原以为只是个平平无奇的阉人,没想到竟然深藏不露,是个高手。传旨的队伍中竟然藏了歹人!

    车厢钉得严严实实的,却处处漏风,刺骨的寒风刮在脸上,没有搽滋润的膏泽,脸冻得又疼又痒,九宁慌乱了一瞬,慢慢镇定下来。

    昨晚家中大宴宾客为天使送行,疏于防备,这伙人肯定故意灌醉周刺史和周嘉暄,就算婢女今早发现她被掳走了,家中没人主事,未必能追上来。

    他们是怎么混进传旨队伍的?

    阿翁和这些人结仇了?

    三哥能及时拦住这帮人吗?

    九宁一面飞快思考,一面大声质问:“你们是什么人?”

    男人道:“我家主人是朝中贵人,不会伤害县主的性命。如今已经离了江州地界,周家人还没发现县主落到我们手上,等他们追过来也为时已晚。县主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免得吃苦头。我们是粗人,怕情急之下伤了县主。”

    九宁冷笑,恶狠狠道:“你们不是来传旨的!你们骗了我阿翁!等我阿翁回来,一定会抓到你们,把你们碎尸万段!”

    男人挑挑眉,淡淡道:“我们确实是奉命来江州传旨的,只是来之前主人交代过,回去的时候务必要带上永寿县主,请您见识一下北国风光。都督和主人在京中来往密切,是知交好友,要是得知您也上京了,会很高兴的……”

    九宁怒道:“胡说,我阿翁怎么会认识你们这种宵小之徒!”

    男人平静道:“县主到了京城就明白了。”

    “你和她说这么多做什么?”

    一道声音插进来,打断男人的话。

    “她这是故意套你的话!”

    细眉男人皱了皱眉,放下车帘。

    九宁心一沉,刚才说话的声音很陌生,不是传旨队伍里的人。

    这些人还有帮手。

    她闭一闭眼睛。

    对方有备而来,还能神不知鬼不觉摸进蓬莱阁抓走她,眼下如果真如男人所说已经出了江州,说明他们计划周密,行动果断,她全身无力,想从这帮训练有素的私兵手中逃脱,根本是痴人说梦。

    抓她的是谁?

    是李元宗?还是周都督的其他对手?

    亦或是小皇帝?

    他们是不是要拿她来威胁周都督?

    九宁心里闪过无数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