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0章 演戏


    到现在,已经没有人敢提此事,今天又来了一个不怕死的。

    不少人看向公孙聪的目光,充满了嘲弄、悲悯等情绪。

    然而,更让他们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

    朱元璋竟然没有发怒,而是皱眉道:“咱废科举是因为取中的官员,多华而不实。”

    “若你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咱倒也不是不能同意此事。”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惊讶的看向他。

    什么情况?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有些对朱元璋比较了解,又比较敏感的人,马上猜到了真相。

    公孙聪是得到皇帝授意的。

    皇帝要开科举了。

    皇帝……要开科举了!!!

    猜到这一点的人,都露出了兴奋之色。

    但这些都只是猜测,他们不敢冒险去赌,决定等一等看情况再说。

    公孙聪早有准备:“臣倒是有一法,或可解决这个问题。”

    演戏演全套,朱元璋追问道:“哦,不知是何法?”

    所有人目光都看向公孙聪,等待着皇帝开出的条件。

    公孙聪很是享受这种成为焦点的感觉,心中有些兴奋:

    “刀笔吏最是磨炼人,科举取中的士人先为两年刀笔吏,磨砺完成之后再由吏部授官。”

    朱元璋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群臣:“诸卿以为此法如何?”

    朝堂没有人说话,此时大家已经肯定了刚才的猜测,公孙聪就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意。

    刀笔吏磨砺两年,就是皇帝开出的条件。

    如果换成以前,他们绝对会站出来反对。

    让士子为吏,那是对他们的侮辱。

    然而,龙椅上坐着的是朱元璋,科举已经停考十三年。

    皇帝好不容易松口,万一他们反对,皇帝再次改变主意怎么办?

    事情要是传出去,所有拒绝这个提案的人,恐怕会被读书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可是答应吧,确实有些不甘心。

    就在众人犹豫不决的时候,站在人群最后面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出列道:

    “陛下此策万万不可,自古官吏界线分明,吏不为官,官不为吏,岂可轻废。”

    朱元璋煞有介事的道:“嗯,你说的也有道理,读书人声誉大过一切岂可为吏,重启科举之事就此作罢吧。”

    此言一出,群臣再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纷纷站出来道:

    “陛下三思,臣以为公孙侍郎所言甚是……”

    “陛下,臣亦支持公孙侍郎之策……”

    “陛下,臣附议。”

    “……”

    就连不怎么发言的李善长,站出来表示支持这个政策。

    朱元璋故意说道:“事关天下士子颜面,要不你们再好好商议一二?”

    新任礼部尚书任昂激动的道:“陛下,公孙侍郎之策乃老成持重之言。”

    “刀笔吏最磨炼人,士子出仕前多不通政务,为两年刀笔吏能更好的了解如何为官。”

    “臣相信,天下士子必能上体圣意,绝不敢有怨言。”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今天必须在朝堂上将这件事情敲定了,绝不给皇帝反悔的机会。

    要是错过这次机会,恐怕他们所有人都会被天下读书人戳脊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