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72 第 72 章


    段书记认可地颔首。

    赵柯坐得更直,看起来毫无私心地说:“排水渠也需要科学的规划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我们大队作为双山公社的一份子,愿意无偿对其他大队进行技术指导,在此之前,我想邀请您和吴主任还有其他兄弟大队一起来我们大队实地考察。”

    “这是好事儿啊。”

    段书记直接答应。

    排水渠不急,明年雨季之前,都来得及。赵柯连人家什么时候挖排水渠,都给人安排好了,相当周全。

    也不能让你们大队太吃亏……

    赵柯立即顺杆儿往上爬,“钱我们是肯定不能要的,要是他们实在不好意思……一个大队出五个

    年轻力壮的青年,帮我们干一个月的活儿就行。

    暴露意图了。

    段书记失笑:“倒也不是不行……”赵柯又补了一句:“最好是未婚男青年。”

    这一句,段书记有几分哭笑不得了,“这是要干什么?”赵柯诚实地说:“给未婚男女多一个选择。”

    既然婚姻是大多数人都要选择的一条路,与其内部消化,不如扩大选择范围,如果能达成利益最大化,那就更好了。

    她的要求,不离谱。

    跟其他大队沟通,需要几天。

    赵村儿大队的实地考察时间,就定在了五天后。赵柯从办公室离开,时间还早,她就没在公社过夜,当天赶回大队。

    一天之内,蹬了六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两条腿灌铅一样,又酸又重,到家直接瘫在炕上一动不动。

    余秀兰等她吃晚饭呢,硬给她拽起来。赵柯的手还是健全的,不耽误吃饭。

    晚上,烧了热水烫脚,烫到两个脚丫子通红,明显和小腿有一道齐平的分界线。

    第二天,赵柯满血

    复活。

    赵新山知道她进公社干啥去了,一大早在大队部得到准确答复,就打开大队喇叭,喊话:“通

    知:一家出个人,十五分钟后到大院儿来开会。再说一遍,通知……

    十五分钟后,一家不止一个,只要有点儿闲工夫的,基本都来凑热闹了。

    赵新山站在方凳上,说个事儿啊,四天后,公社领导和其他大队的人来咱们大队实地考察排水渠。

    这可是赵村儿大队少见的大事儿!众人激动地交头接耳。

    赵新山对着喇叭重重咳了两声,等到大家伙全都看他,才继续说:“这是咱们大队第一次外联工作,有重要意义,这几天,家家户户院里院外全都收拾一遍,必须展现出咱们大队最好的精神面貌,听见了吗?

    “听见了!”

    社员们齐声回应。

    赵新山把喇叭给赵柯。

    赵柯站到方凳上,眼下还有个事儿,需要大家配合。

    “赵主任,啥事儿啊?”

    赵柯举着喇叭,道:“你们也都有感觉吧,咱们大队现在活儿有点儿多,人手有点儿不够用。”众人一听,打开话匣子了。

    “可不是,天天忙忙叨叨。”“我想回娘家一趟都抽不空来。”

    我想给孩子改件衣服,都没倒出工夫。“谁不是呢……”

    赵柯听他们说了一会儿,一直没消停下来,就喊道:听我说啊。众人渐渐安静下来。

    这个排水渠呢,我跟公社说,由咱们大队指导。”赵柯看向知青们,“技术指导工作,得由知青负责,傅知青、刘知青,你们知青开小会商量一下。

    傅杭平静地点头。

    刘兴学等知青也赶紧答应,眼神里掩不住的兴奋。

    没有报酬,不确定是否需要出外差,具体的以后再说,辛苦你们了。

    知青们齐齐摇头,不辛苦。

    他们这是要干正事儿了!多有意义,怕啥辛苦。

    赵柯道:“虽然没有报酬,但我谈了条件,一个大队出五个青

    壮来帮咱们干一个月的活儿,到时候得吃住在咱们大队。”

    “那不是将近一百人呢!”得吃多少粮啊?

    “都是青壮,吃得多,干得也多啊。”能住开不?

    他们疑问相当多,这次没等赵柯喊“停”,就纷纷转头去问她。

    赵柯目光扫过几个家里有适龄姑娘的社员,提醒他们关注重点:“我跟公社段书记提了个小要求,希望各大队来干活的青年未婚。

    众人皆懵,一时没反应过来。

    咱们都是一家人,我就不跟你们遮着掩着了,姑娘们,九十五个男青年呢,把握住机会啊。现场静了一瞬,随即哄堂大笑。

    村里几个未婚没对象的姑娘脸臊的通红。

    笑啥笑,说正经的呢。

    赵柯举着喇叭,正儿八经地说:“你们也别笑,为啥说这次外联有重要意义,你们找五奶、找亲戚熟人介绍对象,那都只能在一亩三分地里扒拉,五、六个人里挑高个的,跟咱们自己打开门路,有

    十几个二十个选择机会,能一样?

    全公社十九个大队呢,想想,现在是男青年,等以后认识的人多了,咱大队的未婚男青年们找对象,不更方便啊?

    这是最直观的、社员们比较在乎的问题,当然还有别的意义,不在今天的开会范围,赵柯没提。

    而社员们一琢磨,一交流,神情都认真不少。

    可不是这个道理吗?

    谁家没有孩子,现在不是适婚年龄,以后也是啊。

    赵柯又看向赵小艾、杨菲她们几个姑娘,“另外,我还有一个建议,咱们大队缺人,把握住机会的同时,如果能把人留在咱们大队,就更好了。

    姑娘们娇羞地抬不起头。

    有社员语带调侃地喊:“赵主任,要不你给自己也找个对象呗?”傅杭注视前方的赵柯。

    赵柯大大方方地回说话的社员:我要是有相中的,那能放过吗?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傅杭心里有些泛酸,可多看她几眼,嘴角又往上扬。

    赵柯是以

    妇女主任的身份在对姑娘们说话:“找对象、结婚,本来就是要看条件,男看女,女看男,都互相衡量,没什么好羞于启齿的,眼睛放亮了,挑好的,大家伙也都帮着把把关。

    气氛很好。

    社员们全都笑着应承:“肯定的。”正视起找对象的事儿,姑娘们害羞的情绪仍在,却坦然了不少。

    赵柯:“不管大队到时候怎么安排他们,安排到谁家,吃几口粮怕什么,不吃饱哪有力气干活?还有,该大方的时候大方点儿,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先把人哄到咱们大队,就算以后发现不对,也晚了,咱还能让他们跑了不成?

    哈哈哈哈……

    “咱们赵主任说的对!”有个人喊话:就算全留下,也没几个啊?

    赵柯闻言,故意语带嫌弃,那还不是咱村上一辈儿不争气,才生这么几个姑娘。笑声又起。

    都是追儿子,啥时候有嫌姑娘生的少的。不过按赵村儿现在的情况,可不是姑娘更吃香。

    社员们不自觉地就跟着赵柯的逻辑跑,完全没想过,招婿入村这事儿跟一贯的风气不太一样。脑子里还遗憾,九十五个男青年呢,多能干啊,可惜了,他们村儿姑娘太少,拿不下。

    赵柯最后交代一句:“这不是简单的男女青年找对象,是咱们整个赵村儿大队发展的大事儿,大队长说要展现咱们大队的精神面貌,大家都严肃对待,务必要让客人们宾至如归。

    “行!”

    没问题!

    “赵主任你就瞧好吧。”

    赵柯一拍手,很好,都明确了,抓紧起来,准备迎客了!

    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