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3章 殿上舌战

    诸葛亮闻言没有说话,但是给了刘备一个深邃的眼神。刘备回以眼神,表示懂了。

    法正第一个反应发言:

    “曹孟德和孙仲谋都是人杰,定然能分出轻重!臣,认为世子所言有理!”

    许靖作为益州派领袖出自本能的反驳道:

    “大王与东吴结盟,有大义压在孙仲谋肩膀,他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背弃盟约。

    再者,我们和东吴都是大汉之臣,皆有杀曹贼匡扶天子的义务,如果此时孙仲谋反手偷袭荆州,定为天下人耻笑,再无英雄辅佐东吴!”

    阿斗疑惑地看着许靖,心道:“这货怎么这么幼稚,能爬到如今的地位,不应该啊!”

    李严见许靖支持自己,立刻发声:

    “世子可能不知,前将军出征前,早就与大王有过详细商讨,在荆州各地布置了大量关口,留下了充足的防守力量。东吴,无力偷袭荆州!”

    这件事李严说对了,关羽北伐是刘备集团高层的决策。

    因为刘备占领汉中后,益州全土已被牢牢掌控,如果再由关羽攻下襄阳城,就能掌控南郡、南阳二郡,刘备集团就在北方打开了一条经沔水连通荆益的通道,彻底实现了荆益一体。

    因此,关羽出征前就按战略布置,安排好了湘江沿线,早就防着东吴呢!

    阿斗自然知道这些,可是,他比李严和许靖了解更多。

    因为就在不久的将来,攻打襄阳吃力的关羽,临时抽调了沿江守军北上,造成荆州空虚。

    但这件事情还没发生,故此李严依旧认为东吴不可能偷袭成功。

    阿斗一脸郑重:

    “湘水划界后,作为荆州水道重要隘口的夏口、陆口等地,均被东吴掌控。是否偷袭,主动权在孙仲谋手中。

    更重要的是,前将军围困襄阳已久,至今没能攻下,曹贼若派大军支援,襄阳更难攻下。

    到时候,前将军孤军在外,进不能奏功,退又前功尽弃,益州再不派兵,他必然会冒险抽调江边守军以求速胜!”

    许靖闻言,轻笑一声:

    “世子可能忘了,上庸城还有副军中郎将刘封镇守,他随时可以支援前将军!”

    阿斗一叹,心道:“终于把刘封搬出来了,你个卧龙哪里知道,关羽兵败的原因之一,就有刘封拒绝援助的一份力!”

    但是,此时的刘封名义上是刘备义子,忠心耿耿,武力超群,没有任何理由去害关羽。在所有人看来,他都是关羽的一大助力。

    许靖还没说完,继续道:“再者,就算真如世子所说,东吴背信弃义偷袭荆州,我方西有益州大军朝夕可至,北有前将军精锐随时回援,他孙仲谋,掀不起大浪!”

    此话一出,大殿上议论声大起,绝大多数支持许靖和李严。

    诸葛亮再给了刘备一个眼神,刘备默默点头,似乎已有定论。

    刘巴听了半晌,颇有疑虑,统揽全局思考一番,朗声道:

    “许大人和李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世子之担忧也不可不防。然,益州大军征伐汉中刚歇,各家助军的钱粮也耗费颇大,现在不宜大范围调动军队。

    臣认为,大王可令关将军继续北伐,令刘将军随时自上庸出兵援助襄阳前线,令糜、傅二将仔细防范东吴,同时遣使奔赴东吴晓之以理,安孙仲谋之心,若东吴真有异动再派军东去,乃为上策!”

    刘巴所提计策,可谓解决了所有问题,在没有上帝视角的情况下,没人会反对。

    “臣附议!”

    “臣附议!”

    汉兴殿上,绝大多数人出列,支持刘巴之策。

    刘备见了,也难以违背众意出兵。毕竟,他还需要将军领军,需要世家出钱出粮,在这时候力排众议,得不偿失,只好开口,认可了刘巴之策。

    阿斗心里哇凉哇凉:

    完了,调动大军东去之事,怕是要泡汤了!

    他看向刘备,心里有了决断:

    “看来,我需要让刘大耳朵派我以抚军的名义前往荆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