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百六十五章 云宅语

    卫国的动荡又一次开始了,但这次却是不同,与以往的恐惧与慌乱相比,整个卫国大地充斥着一种莫名的压抑。日光微散,灼烧着空气中的每一粒尘埃,百姓们面色沉闷,说不上有什么念想,只是走着,过着与以往一般的生活。

    都城汴京在几日之内尽是废墟,满朝文武尽数死于烈火之中,皇帝陛下去向不明,当在此时,那死于乱箭之下的镇威将军赵铮却是又死而复生,竟是打出了“驱除卫室,重整河山”的旗号,其心头大志便已是不言而喻了,只是他的响应者却是并未有多少人。

    一则赵铮早已在乱箭中死去,且许多百姓尽数是看到过他的灵柩的,如今突然又出来,很多人都对这身份存疑,二则如今汴京遭遇烈火,卫国百姓猜疑纷纷,而此刻赵铮突然出现,很难让人不浮想联翩,倘若这人真是赵铮无疑,那便该是个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的家伙,如何能与之共谋天下?岂不知朝廷为了他那是连郡王都敢封赐的。虽说前次赵铮平定叛党功高社稷,但这郡王的爵位仍是尊贵无比的,皇帝陛下能这般给他便已然是说明了极高的恩宠了……

    临安城便就在孤山脚下,但因着孤山本身极大,因而自孤山到临安城还是有段距离的。

    要说这临安城在卫国治下倒是个奇怪的地界,此处离汴京城也不过百里路程,可朝廷却鲜有在此处布置兵马,连带着临安城的父母官不知怎得也变得可有可无了,看起来,朝廷倒是有种让这临安城自由发挥的意味。

    一国一朝之发展本就不甚平衡,朝廷亦是会有意无意地放弃一些城池,这本是无甚要紧的,只是位于这卫国境内腹地的临安城有这般待遇,就让人有些费解了。

    更为奇怪的是,纵是朝廷如此对待,临安城却依旧是极为富庶的,在幅员辽阔的卫国境内,临安城的富饶仅次于汴京,便是与那有着几万年历史的长安城亦可分庭抗礼。

    若是要究其原因,大概便是与临安云氏有关了。

    这人道天下本是有两大极是强盛的氏族的,一曰姜氏,一曰云氏,在人道诞生之初,姓氏之礼方出之时,云与姜便已然是应运而生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姜氏的发展要比云氏好上许多,俨然是第一大氏族,为人道之人所敬畏,只是在几万年前姜氏一族族长姜怀恩一意孤行,参与天下之事,并最终问鼎中原,建立了姜氏仁国,仁国强大,在这人道大地上存在了许久许久,只是这后来的姜氏帝王一代不如一代,最终导致亡国,而随着仁国的灭亡,姜氏一族亦是渐渐消亡了。

    时至今日,姜氏虽仍在这大族之列,但早已没落了许多。与姜氏相比,云氏一族则更是安稳一些,云氏不参与天下之争,亦对国家之事不甚上心,只在最适当的时候做出一些适当的选择,顺应天意、顺应时势,长此以往,云氏一族势力日盛,在姜氏仁国之时便已成为了天下第一大族,历经几万年的洗礼,云氏一族的势力早已渗进了整个人道大地的骨子里,天下大事,必问云氏,纵是这改朝换代之事,亦是定要获得了云氏的支持才能长久。

    因云氏久居孤山之下的临安城,因而历朝历代之君王为了安稳云氏之心,便都形成了一种不用言明的默契,临安城之大小事务尽数由临安云氏决议,朝廷不多做干涉。也正是因此,才会出现临安城如今这般状况,只因云氏根基深厚,家业甚大,便是连带着这临安城一同富庶了起来。

    于临安城百姓而言,朝廷固然重要,但他们心中的君,其实是云氏才对。

    云氏家宅坐落于临安城正北面,坐北向南,并不甚大,建筑也不甚雄奇,门前的牌匾上“云宅”二字赫然入目,这二字极是朴素,并无甚子突兀的笔锋或是过大的气势,门口有几棵大树,树木蜿蜒,看样子该是有许多年月才是。云宅的气质是内敛的,便是站在门外,你亦是无法将这户人家与那已延绵了千万年的云氏一族相联系,但又会觉得这有着千万年历史的天下第一大族,似乎便该如此模样。

    守而不争,观而不语。这是云氏的家风,亦是云氏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