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2章 韩王安纳降,熊启悔青了肠子


    张赫,张平,叶腾三人,商谈了许久,韩相张平争的面红耳赤,最后还是没能留住韩王的尊号,只能以诸侯自称。

    这只是韩王安命好,成为了秦国第一个要覆灭的国家,要是后期,还想要王号,做你的春秋大梦去,能活着就不错了。

    双方商谈完毕,最终把出城纳降的时间,定在了三日后午时,不过,韩国的军队,却是要全部撤出城外,由大秦的士兵,维持新郑城内的秩序。

    最终在张赫的威胁下,张平开始崩溃的大哭。

    韩国亡了,他成了亡国之臣!

    张赫目送韩相张平离开,马上就写了一份八百里加急,对于韩国投降之事,只是一笔带过,而把重点笔墨却留在了韩王安去留问题上。

    韩王安可以活着,但绝不能留在韩地,只要韩王安在韩地一天,韩地的遗民就会蠢蠢欲动,复韩之心不死,给大秦徒增烦恼。

    另外,还提及移民问题。

    韩地自古是中原之地,人口稠密,土地却是稀少。

    而我大秦上党,河东,川蜀之地,地大物博,土地肥沃,却是无人耕种,浪费了许多土地资源。

    这样一来可以解决韩国遗民蠢蠢欲动之心,二来可解决韩地平民吃饭问题。

    不过此事不可强硬,以防激起民怒,故土难离,落叶归根是所有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只能许以重利,让韩民主动迁移。

    三日后,张赫带着丞相熊启,大将军叶腾,一同前往新郑城门,接受韩王安纳首拜降。

    丞相熊启走在前面,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一点精神都没有,此刻他肠子都悔青了,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大耳瓜子。

    说服韩王投降,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啊,就是因为他胆小怕事,大功劳才与他失之交臂,白白便宜了张赫这厮。

    他也没想到,韩王安竟然这么怂,被夜北这厮吓唬了一下,就投降了,真他娘的没种。

    巨大的城门缓缓打开,韩国文武大臣以及韩国贵族,全部身穿白色丧服。

    韩王安走在最前方,袒露上身,双手被反绑,嘴里衔着一块玉璧,面无血色的走到了张赫等人面前。

    国君身穿白色丧服,双手反绑,嘴里衔着玉璧,这是古代投降的礼仪,叫做面缚衔璧。(出自《左传》)

    古人认为,玉璧是祭祀天神的神器,将他送给胜利者,代表了卑躬屈膝和求和之意,同时也意味着国家天命的一种转移。

    袒露上身,双手反绑,意味着国君将生死已经交给胜利的一方,由胜利者随便处置。

    而君臣士大夫穿着丧服,也意味着替国君举办了一场假的丧礼。

    韩安,向秦王请降,献上千里之地,二十城池,百万人口恳请秦王纳降!

    望秦王善待我韩民!

    韩王安这一跪,十万秦军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喊声。

    大秦威武,大秦万年,大王万年!

    大秦威武,大秦万年,大王万年!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嘹亮的歌声,在秦军中唱了起来,场面十分震撼。

    韩王安身后的文武大臣,韩地贵族们,顿时嚎啕大哭,泣不成声。

    韩王安更是匍匐在地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王霸之气,双眼同样流下了泪水。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韩国,没有韩王安!

    韩侯,请起!

    张赫当仁不让,上前一步,扶起了韩王安,替韩王安解除了绳索,拿下了玉璧,接过了内侍手中的衣服,替韩王安穿上。

    从此之后,韩地便是大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韩民便是大秦的臣民,我大秦的儿女,我大秦当善待之。

    张赫转身,看向了韩国文武大臣以及韩地贵族,大声的咆哮道。

    随后,韩王安献上了韩国堪舆图,以及各种重要的东西。

    交接仪式正式完成,从此之后,秦军便接手了整个韩国。

    秦东出函谷关,覆灭了第一个国家韩国!

    也因为张赫的到来,让韩国的覆灭提前了三年。

    【叮,辅助秦王一次,有灭国之功,奖励宿主幸运大转盘十连抽两次。】

    ps:还没有五星的书友们,尽快送来五星啊!马上要首秀了,五星对于这本书很重要!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