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后记

    悠柔的外貌几乎是完美的,可惜老天爷跟她开了个玩笑,让她成为哑巴,这真是够残酷;而将她的残缺放置在一群「完美」之中,就更显其残酷。可是,正是这种「残酷」突显了她的不凡之处。

    华甄坦言,将自己最心爱的女主角写成不能说话的「哑妻」,还要她踏着快乐的节拍走完全程,这实在是一项颇具高难度的任务。若非编编的信任和安排,华甄作梦也不敢去尝试这样的人物。

    要让整本书「轻松」,悠柔的残缺就得写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就悲,少一分就淡。而其间的分寸往往在华甄的一念之间,就有了泾渭之别。

    因此在写作中,华甄N次地埋怨:编编,-可是把唠叨的华甄「整惨」了!同时也N遍地想,编编这次是在冒险喔,如果华甄有负重托,将稿子写砸的话,那么受连累的第一人自然就是──亲爱的编!

    (华甄声明,为了免除编编可能的痛苦,我是非常用心地去写这本书喔。)

    为了让她的戏不因「残缺」而变淡,华甄不得不小小地研究了一番手语,结果发现那手语实在太难搞,因为古代手语与现代手语有不小的区别,而这一方面的历史记载实在很少(几乎为零)。

    同时,要用语言描述手语是件很困难的事,就算现代手语,要想用文字表述也不容易。举例说,「我爱你」三个字,用手语比画,三个动作一气呵成,不过数秒,可是要用文字来描述这些手势的话,起码得花数十字。那样一来,整本书中光写男女主角的对话就会让华甄虚脱,还别说书名最终得改成「××××手语大全」了。

    如此这般,故事就不是故事,情节也非情节了。所以,为了避免露「拙」,华甄只好「偷工减料」,将手语部分简略掉,另辟蹊径,藉助悠柔的形体动作和手腕上的银铃,还有男主角骆冠凌的诙谐,来表现她的智慧和柔情,不知这样做是否达到了华甄预设的效果?是否显现了残缺美的力量?

    也许,这本书会留给华甄一个残缺感,不过,就目前来说,华甄非常喜欢它!

    现在,稿子写完了,回头细想自己在写作中曾经体会过的各种感受,我真的很感谢编编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去碰自己不敢碰的题材。尽管还不知这项对华甄来说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否完成了,但只需要看看自己在写作中所做的那些笔记,华甄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

    因此无论如何,华甄都要高兴地说一声谢谢。

    谢谢的信任!谢谢您的阅读!

    期待着,与您在下次后记中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