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一章 回家,再遇三大爷

    吴王孙权冕服王冠,车驾亲临送别成功出使东吴归返魏国的邢贞、浩周,并且派遣中大夫赵咨携带他上书给曹丕的致意谢恩的表章随邢贞、浩周一道前往魏国,呈递给曹丕。

    临发,孙权于车驾上执捉浩周双手,一手指指天,又一手指浩浩汤汤的长江,明誓曰:“孔异但请放心北返,质子早晚到朝,寡人此言之诚,犹如这一汪大江!”

    “大王!周……”浩周再度泪目……这一刻,他只恨自己为什么是北人,而孙权为什么又是南方之主,要是吴王和天子对调一下位置身份那该多好啊。

    登上船,浩周和邢贞立身船尾,发现岸上吴王殿下竟然下了车。不顾淤泥杂草弄脏华美的服饰,徒步到岸边,隔着滚滚江水。不停的向他们挥手送别。

    浩周也赶忙在船上俯身隔江作揖拜别。

    邢贞邢贞只是略微向远处岸上的孙权拱手而已,待浩周作揖拜完,邢贞问他:“孔异可听说过徐盛之言?”

    “颇有耳闻,邢君策命吴王时,周同样在现场观礼,曾听见徐盛说:‘盛等诸人不能替国家挺身效命而出,吞并许昌、洛阳,巴蜀大地,反而令我们的君主和……当时徐盛直称的刑君名讳,同盟约定不是非常耻辱吗?’”浩周如实答到。

    “吾听闻我宣读策书的时候张子布非常愤怒,是这样吗?”

    “是张子布名为吴王之臣,实际上应该算是吴王的保傅老师,属于‘仲父’、‘亚父’一类的地位高度。”

    “嗯……”在浩周这里得到证实,邢贞有感而发:“江东有徐盛、张子布这样的将相,恐怕不会久居人下啊!

    浩周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刑君,正是因为吴王有三世老臣、江东虎臣,我们才更应该促成吴王效忠大魏,归顺大魏,怎么能因为吴王兵强马壮、谋臣众多就放弃努力任流他与朝廷割裂对抗呢!”

    邢贞看了一眼浩周,笑了笑,没有回答。

    ………………话说张绍自从在巫峡栈道偶遇了王嗣,得知了刘巴修书劝诫父亲的最终内幕,一路匪夷所思,心烦意乱的回到了成都。

    刚一入城他便去丞相诸葛亮的官署求证,经过门卒通报,穿过许多公廨值房,在堂上见到了埋案理政的诸葛丞相。

    真相得到证实,张昭失魂落魄的出了丞相官署。

    不知道哪里打听到他回到成都的消息的费祎,守候在丞相官署门口,又要请他饮酒。

    他推迟谢绝了。

    他觉得刘永如此不图回报地救了父亲的性命,他还在这里妄想力图争取打压刘永,心里有些歉疚和过意不去。

    张超不是那种知恩不报的人,虽然他贪玩属于标准的官二代、纨绔子弟,那同样愿意为这个父辈打下的江山基业,好不容易建立的季汉政权供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不是是虚话,而是男儿顶天立地的誓言。

    没有直接回家,张绍选择了入宫,他有点想念阿姊了,决定今天去皇太子宫中探望探望。

    “阿姊!”

    “阿弟!”

    太子妃张氏宫中,张少见到了嫁给刘善阔别将近半年没有见到的姐姐。

    见到张氏第一眼,张绍就觉得异常的不对劲,往日他那个英气逼人,英姿飒爽,活泼开朗的能带他骑马打猎、射箭的姐姐哪里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位眼眶泛红浮肿,显然是经常哭过,面容憔悴,身体瘦弱消减得厉害的哀怨妇人。

    “阿姊,阿姊,你怎么变成这样了?你在宫中过得不好吗?”关心则乱,张绍连连珠炮一般急切地问张氏,本来张氏今天见到弟弟一直以来满目愁容的脸上终于绽露出几丝笑意,恰如久逢乌云拨开终见日,但张绍的一连串问题一下就把她问倒了,忍不住倒在弟弟肩头,垂泣起来。

    张氏一哭更是让张绍有些愤怒,姐姐这个样子还明显是在宫中过得不好,而以姐姐车骑将军长女的身份能让他在宫中能过得不好捡人只有那少数极其尊贵的人——陛下、皇后和太子。

    陛下远在夷陵,而且肯定不会为难自己兄弟的女儿,自己的好儿媳。

    难么只剩下太子和皇后…………

    瞅了瞅四下,见姐姐宫中也只有零零散散的几名宦官、宫女伺候,非常冷清,连陪嫁随姐姐入宫的贴身侍女王氏都不在。

    “王氏!王氏呢?王氏去哪儿了?没见到太子妃如此伤心难过吗?怎么不来安慰侍奉?”张绍怒不可止,大声在宫中斥>第六十一章回家,再遇三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