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4章 鱼水情深

    宋朝饮食文化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国宝级的文物《清明上河图》便能看出一二。

    图画之中,开篇便是郊外的一对卖炭父子,正赶着毛驴拉着为这一天准备好了的木炭进城卖炭。

    因寒食节与清明节前后相接,三天的寒食节一结束,皇家就向外颁赐火种。

    意味着可以生火做饭。

    汴梁城内早已经憋坏的人们涌到大街小巷,去寻找热乎可口的饭菜。

    船家们亦开始起火烧饭,依稀可见炉灶里的荧荧炭火。

    一家羊肉特色酒店前,书写着‘孙羊店’三个字的旗帜高悬着。

    “孙记正店”是画中最奢华的酒店。屋顶上搭建了华贵的欢门彩楼,穿插着盛开的鲜花。

    数百年过去,当日汴京的“盛世景象”也只能从图画中追忆着,令人唏嘘。

    赵昺暗暗发誓,一定要重现昔日的繁华,带领华夏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赵昺举起一小杯水酒,慢慢地站了起来。

    说道:“这第一杯酒,敬那些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的英雄们,以及那些无辜的死难者!”

    说完,赵昺举着酒杯,缓缓地将酒撒在地上。

    官员、百姓们纷纷将酒水撒在地上。

    “这第二杯酒,朕,祝大宋百姓安!”

    说完,一饮而尽!

    (宋朝的酒分‘小酒’和‘大酒’,‘小酒’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卖的散酒,价格相对便宜,适合平常百姓饮用;‘大酒’是经过窖藏,酒香更醇厚,当然了价格也更高一些。即便到了后世,依然有卖散装酒白的。)

    一句‘百姓安’,道出了赵昺的人生目标,从此也成为赵昺一生为之奋斗的动力。

    那一年,万国来朝,百姓富足。

    那一年,当赵昺亲手搀扶着步履已经略显蹒跚的文天祥再次看日出的时候。

    大宋早已经开启了新的篇章,整个华夏达到了新的,更高的繁荣……

    “臣等、草民恭祝陛下圣躬万福安康!”众人一起端起酒杯高呼道。

    “朕安!”脸色略显微红的赵昺豪迈地说道。

    “赵校尉,时间紧迫。朕希望卿家能早日造出上乘的炮车,并早日把火炮搬上战船。”赵昺看了一眼坐在末席的赵有礼说道。

    “请陛下放心,臣今天就开始着手准备,臣定当不负陛下。”赵有礼赶紧走了出来,弯腰行礼道。

    “善,这第三杯酒,预祝我大宋旗开得胜!”赵昺举起酒杯,环视一周说道。

    “大宋万胜!”就在这个时候,台下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

    “大宋万胜!大宋万胜!大宋万胜!”呼喊声带动了众人的激情,无不站起来高声呼喊着。

    谁言大宋无忠良?

    一个强悍的民族,一支驰骋欧亚大陆,战无不胜,令无数对手闻风丧胆的蒙古大军。

    攻打一个“积贫积弱”的南宋,还不是易如反掌?

    “积贫”?

    别闹了,宋朝经济一度占全世界的60-80%。至南宋半壁江山一年还有一万万贯的收入。

    北宋更是高达一亿六千万贯。

    可以说宋朝是最有钱的一个王朝,没有之一。

    “积弱”,这个词数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平心而论,这是那个“儿皇帝”石敬瑭造的孽。

    有宋一朝,不管是太祖,还是高粱河车神,即便是昏聩无能的徽宗皇帝都有一个梦想。

    北宋8位帝王(钦宗不算,那是送人头的存在)都想着收复幽云十六州。

    不然也不会提出“联金灭辽”了。

    “联金灭辽”其实更像去摘桃子,顺便满足一下虚荣心。

    只不过大宋没有金刚钻硬要揽这瓷器活儿,最后把手崩废了。

    北宋以步兵对抗游牧民族的铁骑,仍然能保持百十年的势均力敌。

    要怪就怪那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斧声烛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