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4章 水泥铁丝

    “陛下,酉时已到,该用晚膳了。”

    武垒对着躺在床上,翘着二郎腿,两眼发呆,不知道想什么的赵昺说道。

    “哦,这么快。

    “让小二送过来吧。”

    “其他人都安顿好了吧?”赵昺躺在那,懒洋洋地说着。

    赵昺的话语充满了对护卫们的关怀,武垒站在一旁感激地回道:

    “回陛下的话,弟兄们都已经安排好了,卑职多谢陛下关心。”

    “武垒,上次朕给你说的让你找一些眼镜匠人,制作望远镜的事情,情况如何了?”赵昺道。

    武垒小心谨慎回道:“陛下,人卑职已经找好了,都在海口安置着,至于您说的那个望远镜,来之前已经在研究中,目前还不清楚进展如何。”

    “朕知道了,等回去了朕再去看看吧。”

    望远镜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已经告诉了匠人,这东西又不是什么高科技,磨出来两个镜片一鼓捣就成了。

    眼镜在宋朝叫做“叆叇”。

    南宋理宗时期,宗室赵希鹄作书《洞天清录》,这是一本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古器物及古玩辨认的书籍。

    (赵希鹄,燕王赵徳昭一脉;包括宋理宗赵昀,以及宋末三个小皇帝都是德昭一脉。)

    书中这样记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

    意思是说老年人看不清楚书上的字,将其戴上就可以看清楚了。

    到了明朝的时候,眼镜由华夏传到了意大利,后来西方的工匠将它改良后,逐渐普及起来。

    先有东方,然后才有西方的。

    眼镜更不是什么西方的产物。

    在宋朝,西方连特娘的文字都没有,搞毛线还差不多。

    这个时候的西方,家里养的猪啊、驴啊、骡子啊,都特娘的睡在人的身边,同床共眠的。

    新婚夫妻还跟其家人们同睡一张床呢。

    哦,对了,这个时期西方是没有骡子的。

    猪和驴总应该有吧?

    说到骡子,唠叨两句。

    由公驴和母马所生的杂种为马骡,由公马和母驴所生的杂种为驴骡。

    驴骡比较温顺,但有些笨,跑起来没马骡快。

    马骡比较聪明,跑得快,而且力气大,但脾气比较暴躁,不宜驯服。

    比倔驴还倔驴。

    (可以理解为是谁的种,性格就随谁^_^)

    骡子这种畜生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宋朝不管是驴骡还是马骡都不多见,明朝时期经过大量繁殖后数量惊人,作为役畜广泛使用。

    赵昺不待武垒说话,“嘿”的一声,猛地一拍大腿,怎么把骡子这事给忘了。

    这可是搞运输的好牲畜啊。

    emm,机械化、大兵团作战就靠它了。

    站在一旁的武垒吓一跳,这陛下又是怎么了?

    难道民间流传的赵官家有遗传病是真的?

    赵昺站在窗前,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忙碌的芸芸众生,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

    突然想起了齐秦的一首老歌《别在窗前等我》。

    “别在窗前等我,

    虽然我感到孤独。

    别在窗前等我,

    虽然我是那么无助……”

    抽上一支烟儿,喝上一口茶,静静地坐在那,继续码字。

    人到中年,也许自己真的老了吧……

    收回心神的赵昺,看着已经试过毒的放在桌子上的饭菜,两只和乐蟹,一小碟东山羊,一粥一素汤,足矣。

    吃着饭的赵昺又想到了绊马索。

    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佬发明了倒刺铁丝,数年之后又发明了铁丝网。

    铁丝网最早并不是用于战争的,而是为了饲养牲畜或者保护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