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14章 幽州乱局


    这不是随便派几个细作过来就能打探的。

    唐军的布局属于军事机密,包括史思明带了多少兵马南下,具体兵力只有史思明以及几个高层知道。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奚族人和契丹人绝对不敢贸然对唐军发起主动进攻。

    这是过去二三十年的常态。

    从奚王和契丹王都被赐李姓就可以看出来。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这个时候奚人敢入关了?

    真相只有一个:狗日的安庆绪搞的。

    史思明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紧要关头坐下来抽一点点时间把这件事理顺呢?

    因为这是个政治问题。

    别忘了史思明现在名义上可是大唐的臣子。

    史思明现在立刻让人给大唐皇帝写了一份奏疏:安庆绪私通异族,引异族无关,现在异族大军已经快要兵临幽州城下了,陛下您这再不派兵,范阳和平卢两镇可都是异族的了!

    这是一封足以让任何一个大唐皇帝都感到惊恐的信。

    在写完这封信后,史思明还开始有条不紊地调度军队。

    他的做法向来粗暴简单,直接集结了全部的精锐,连之前留守幽州的两万也集结了,一共五万五千能征善战的大唐边军,风风火火朝石城快速推进。

    在史思明一路撤回的时候,田承嗣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没有急着往北追。

    如果田承嗣真的是王师,这局面不追上去就是蠢蛋。

    可惜田承嗣他不是王师,他有自己的小九九。

    他认为自己追上去,参加到幽州的混战中,是把坐收渔翁的机会给了李光弼。

    此时更好的策略明显是回兵瀛州,劫持安庆绪,然后再征调数万大军。

    最好把总兵力扩充到十万,横陈在瀛州和莫州之间,以观察史思明跟奚族人的情况。

    伺机而动。

    至于之前答应投靠大唐天子的事,田承嗣也觉得自己需要履行承诺。

    他再一次给李倓写了一封信,信中谦虚地表达了在自己浴血奋战下,击退了逆贼史思明。

    史思明已经如同丧家之犬一般逃回范阳,此时正在范阳一边呜呜呜地哭喊,一边舔着伤口。

    臣在莫州整顿一番,便北上去为天子把史思明此獠擒拿下来。

    至于献上安庆绪,绝口不提。

    五月二十八日,史思明大军从幽州推进到了石城附近。

    此时,奚王李延宠的三万兵马和契丹首领李楷落的三万兵马,也开始往石城一带汇聚。

    双方于石城对峙。

    入关后接连胜利,让奚人和契丹人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大唐的脆弱。

    他们听闻史思明统率数万唐军东进而来,不但没有丝毫害怕,还主动汇聚兵马,往石城挺进。

    “大夫,末将认为这件事,不需要硬碰硬地来打,既然安庆绪能与奚人谈,咱们也可以。”李归仁说道。

    “你的意思是?”

    “就看大夫能给什么了。”

    史思明却道:“奚人野蛮狡猾,此次南下,气焰嚣张,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