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6章 本王要在洛阳玩大的

    回去的路上,李倓对颜真卿关切地问道:“你没事吧?”

    “在下没事,倒是郎君,你是如何将在下救出来的?”颜真卿很认真地问道。

    颜真卿不会溜须拍马,但这不代表他是个糊涂虫,他知道洛阳御史台那帮人都是李林甫的人,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李倓笑道:“我就自报了郡王的身份,他们就放人了,小事一桩,你不必再纠结。”

    “郎君是不是拔刀了?”

    “拔刀作甚?”

    “郎君就别隐瞒了,那些人各个盛气凌人,在下之前都报了郎君的大名,他们还是将在下扣下了。”

    “哈哈哈,好吧,我拔刀了,差点就砍了那厮。”

    “这下他们恐怕会将郎君弹劾到长安。”

    “别管那些臭鱼烂虾了。”

    颜真卿说道:“一个小小的主簿,御史台竟将事情闹成这样,看来这洛阳城的官场,也是官官相护。”

    “没那么糟糕,别想太多。”

    其实已经很糟糕,一个小小的主簿,郡王居然动不了?

    这不仅仅说明御史台有问题,洛阳官场大部分都有问题。

    账目为什么没有?

    这一层又一层的少账缺账,到底有多少亏空?

    大唐的官场上下已经有近十年没有人事流动,李林甫一味地玩弄权术,下面的人只需要服服帖帖,就安然无事。

    想要在洛阳真正做点事,并不简单。

    回了诸冶监之后,接下来数日,似乎一切太平。

    李倓给少府监写了申报,诸冶监专门负责冶铁、铸器,可是铁矿的购买,是需要钱的。

    在安史之乱之前的大唐,朝廷只对盐铁价格进行严管以及从中收取税,不垄断盐铁,民间可以制盐,也可以开采铁矿和铜矿。

    官府要铸器,就直接从民间购买。

    王录这件事,显然和采购有关,没有采购的账目,每年播发下来采购铁矿的钱,去哪里了呢?

    果然如李倓预料,他向少府监写的钱的申报,都石沉大海了。

    几日之后,他亲自跑了一趟少府监。

    少府监崔眘听说建宁郡王来了,立刻带着少府监所有人去迎接。

    并且一路客客气气,对李倓的能力表达了充分地肯定,甚至丝毫不吝惜赞美之辞。

    一路的各种马屁,拍得李倓头都晕了。

    之后,众人坐下来,又对今年少府监的工作展开了汇报,并讨论了来年的规划,最后邀请建宁郡王对少府监的相关事务提出指导意见。

    李倓:操你大爷的!

    在盛情难却之下,建宁郡王也真诚地提出了个人的想法,充分地肯定了少府监诸位同僚的政绩。

    所有人在一片赞美和欢呼中,结束了这一次的讨论。

    最后,李倓提出经费的问题。

    经费?经费啊!哦!经费!

    是这样的,经费呢,它要一层又一层往下,它要等,申报都看了,不是不批,大王亲自来我们这里指导工作,我们是非常荣幸的。

    但朝廷有朝廷的规矩,需要再等一等,等经费一下,我们保证最后……哦不,第一个给大王您呢!

    累了一天,回到宅院的时候,李倓就瘫软在了竹椅上。

    几个胡姬见状立刻过来给李倓捏腿。

    “郎君,怎么了?”刘婉好奇地问道,她还是第一次看见如此无精打采的郎君。

    “没什么,这洛阳城没一个好货!明日一早,你把我们的家当都拿出来,本王要在洛阳玩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