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7章 新的产业线


    “南市不是号称洛阳最大的市场么,听说天下四方的货物,都运输到那里,再从那里出发,售卖到天下四方,远销新罗、日本甚至西域,把造纸坊设立在南市附近,南市会帮我们把澄心堂的纸畅销各地。”

    “郎君,我有一个疑惑。”

    “什么疑惑?”

    “澄心堂的账目,现在还算我们自己的吗?”

    “不算,算朝廷的。”

    “凭什么!”

    李倓转过身,用一只手撑着脑袋,看着刘婉笑道:“不要在乎这些,钱只是数字,我们不缺钱,我们还要做其它的更多的事,用澄心堂换我们的安稳,是一笔非常值的买卖。”

    刘婉虽然似懂非懂,但她就是觉得李倓说的有道理。

    只要是李倓说的,她都觉得有道理。

    刘婉又说道:“另外十二万贯恐怕还要半个月才能到洛阳,我就担心路上遇到劫匪。”

    “从长安到洛阳的河运,朝廷有专门的安防巡视,劫匪劫陆路,却很少能劫河道的,你不必担心。”

    李隆基还算客气,拿走澄心堂,但之前李倓赚的钱,他没好意思开口。

    可能还指望李倓为他在地方上多做几个澄心堂。

    15万贯,有多重?

    大约100万斤。

    要将这么多钱从长安运到洛阳,并非易事。

    所以得分批运,而且是走水路,走渭水,进黄河,再从黄河转进洛水,抵达洛阳。

    这个时候,李倓才不禁感慨:要是大唐有银行,这事就方便多了。

    当然,大唐是有柜坊的,柜坊可以存钱,需要交管理费。

    柜坊大概从开元元年,开始在大唐出现,是为了满足日渐繁华的商业需求。

    但这种东西,需要多点开花,并且得到法律的保护,才能支撑起信贷和商业运转。

    想要现在在大唐玩银行,显然不现实。

    更别说在不久的将来,安禄山突然给大唐来一脚,辛辛苦苦建立的银行,岂不是都要因为战争的到来被洗劫?

    至于后来的飞钱,那都是宪宗时代了。

    现在什么最重要?

    把钱拿在手里,最重要!

    李倓突然问道:“洛河之畔的地看得如何?”

    “已经看好了,有人愿意出售,一百亩,但是太贵了,要5000贯,洛阳的地价比长安不便宜。”

    “洛阳东出则为中原,西进则是长安,天下之中也,自然不便宜,洛阳的商贸比长安更繁盛。”

    古代的商业跟水运息息相关。

    例如明朝,水运集中在东部的杭州到北京,所以东部几省商业都很发达。

    宋朝则是以开封为中心,开发了诸多河运网,开封是天下商业中心。

    但是唐朝的格局却不一样,隋唐的河运,是以洛阳为中心,主要是当年杨广开发大运河的时候,就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达余杭。

    不仅如此,洛阳还在黄河之畔,东出可以与中原核心重镇汴州相连,又能入齐鲁之地,甚至出海,进入海东高丽。

    准确地来说,隋唐将洛阳作为陪都,就是为了控制山东地区。

    “一百亩太少了,买三百亩,分布在洛河不同的地方。”

    “一口气买三百亩,是不是太多了,三百亩仅仅买地就要一万五千贯,郎君在洛河之畔买如此多的地作甚?”

    “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