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4章 东莱太史慈


    翌日,刘和与赵云,还想打探打探。刘和猜测,莫非太史慈,并未居于黄县内。而是城外!便告知赵云,今日出城去打探一番。黄县并不算大,此前两日。已然走遍黄县各处,皆未有人,识得太史慈。想必,其,或许居于城外。赵云亦如此认为,便与刘和一起。出黄县而去。

    刘和与赵云两人,沿着黄县周围。走了半日时间,并未有何收获。便行至一农户小院,想请妇人,做些吃食果腹。还掏出二十钱给农妇!

    不多时,农妇便端来两碗小米糊糊。放至刘和面前!此时大汉百姓,平日吃食皆是如此。并未有何菜肴美味等!寻常人家能吃上黍米,已然很是满足。刘和亦知百姓不易,便也没有什么要求。只要能吃饱一二,便可。

    片刻之后,刘和与赵云吃完。便也向农妇打探,问其可知,名叫太史慈之人。农妇便摇摇头,表示未曾听过。而这时,一名农汉走来。见刘和与赵云二人,便开口问道:汝二人何人?何故在此?农妇便开口解释。农汉听罢,便忙向刘和赔礼。刘和并未介意,便问农汉,可曾听闻太史慈此人。

    农汉便回道:此地往北十里,好似,便有名叫太史慈之人。刘和当下一喜,便继续问道:其人,汝可曾见过?农汉便说道:并未见过,只听附近猎户说过。言之其人,亦是猎户。且通武艺,犹擅射术。每每进山,皆能打到猎物。故而附近猎户,皆听闻过此人名字。

    刘和听罢,便拱手辞别农汉而去。两人骑马,走了一个多时辰。便来到农汉所言之村子!刘和与赵云便下马,朝村里走去。而村里百姓,见刘和与赵云二人。皆非寻常百姓,亦齐齐打量刘和两人。不多时,村里里正,行至刘和两人面前,开口问道:两位公子,来此何事?

    刘和便对里正,拱手说道:在下刘和,来此寻人。里正便问道:寻何人?刘和回道:此人复姓太史,名慈。老汉可知此人?里正便说道:自是识得,其乃本村猎户。

    刘和便呵呵笑道:烦请老汉,领吾去见见此人。里正便问道:不知公子,见太史慈何事?刘和便说道:兖州青州,出现不少黄巾贼作乱。吾乃冀州军吏,不日便会领军,入青州剿灭黄巾贼。久闻黄县,有位壮士,武艺过人,精通射术。故而来此,欲招募此人,从军为将。

    里正听刘和如此说,当下一惊。便立马领刘和赵云二人,往太史慈家中走去。不多时,行至门前。刘和便让里正,先去通报,自己二人在门外等。里正见刘和如此礼数,便亦点头朝里面走去。

    片刻之后,里正出来,请刘和二人入内。刘和赵云便朝里走去。待进来之后,便见里正身边,站着一位老妇。刘和便拱手说道:在下刘和,此乃吾之护卫。久闻此地太史慈壮士之名,故而前来一见。不知太史慈可在?

    老妇便开口说道:这位公子,太史慈乃吾儿。其今早,便进山打猎,还未归来。不知公子何事,欲见吾儿。刘和便说道:吾月前,行至北海处理公事。听闻东莱黄县,有位名叫太史慈之壮士,武艺过人。吾便欲请其,入军为将,替朝廷效力。

    故而便带护卫,两人赶至黄县。已然于黄县之内,打探了数日,皆未有何消息。便领护卫,出城来附近转转。看看能否于黄县城外,打探到些许消息。然有幸,于南面十里一处村落里。有农汉,听闻过令郎之名,吾二人便赶至此地请见。

    老妇听罢,便说道:承蒙两位看得起吾儿,待吾儿回来,公子不妨与吾儿详谈。刘和便点头!在太史慈家中,等其回来。然后便让赵云,取些钱财给里正。去准备点吃食来,有酒最好。

    临近天黑,太史慈背着弓箭。手里提着一只山鸡回来。进入屋内,便见老母身前,站着两人。然后问道:汝乃何人?老妇,便行至太史慈身前,告知刘和与赵云之事。刘和,亦行至太史慈身前,然后拱手说道:在下刘和,久闻壮士大名。特来黄县,寻访壮士。

    太史慈便放下手里山鸡,然后亦朝向刘和,拱手回道:在下乡野粗人,见过刘和将军。刘和疑惑的问道:汝识得吾?太史慈便说道:刘将军大名,某自是听闻。不到弱冠之年,领幽州三千军士,南下河北。扫荡黄巾贼军,更是斩杀贼首张角。刘将军之名,已然传遍大汉十三州。

    刘和听罢,便赶忙摆摆手。太史慈便邀请,刘和赵云落座。而慈母,则接过山鸡入内。言说将山鸡煮了,招待贵客。太史慈便与刘和赵云两人坐下。刘和便开门见山的说道:如今,青州兖州,涌出不少黄巾余孽。陛下封吾为平东将军,领兵入二州剿灭。如今冀州各郡,正在招募青壮入军。数月之后,便会与黄巾贼军血战。

    吾知子义,武艺过人,精通射术。故而,才前来此地寻访,欲邀子义,随吾回冀州。不知子义,可愿投身军伍?太史慈便问道:刘将军怎知,吾字子义?刘和便笑道:吾先前便说过,久闻子义大名。太史慈便又说道:某乃一武夫,蒙刘将军不弃,愿提携于某。然老母只有吾一子,若吾投军。老母便无人照料,故而某,不能答应刘将军之邀。

    刘和听罢,便呵呵笑道:此有何难,子义带母,一起随吾去邺城,便可。太史慈便犹豫起来,然后说道:家母自小生活于东莱郡,怕是不愿,离开家乡远去。刘和听罢,便也不再多说。心里想着,只要说服慈母。便可收服太史慈!便与太史慈闲聊起来。

    待慈母,端来山鸡汤,招待刘和二人。刘和便朝慈母,拱手行礼感谢。刘和便在太史慈家中,待了近两个时辰。便辞别太史慈,回黄县去了。

    待刘和走后,慈母便对着太史慈说道:慈儿,汝与刘公子所言。母亲皆听见了!慈儿,汝好生糊涂啊。刘公子乃贵人,千里迢迢来此地寻汝。足见其之诚心!汝岂可被吾,拖累于此乡野之间。汝自十岁学武,已近十年。如今有机会,将所学本事,报效朝廷。汝岂能轻易弃之!

    太史慈听罢,便说道:母亲,母亲身体不好。慈,岂能不顾母亲,随刘将军建功而去。慈母便说道:汝明日,便去黄县寻刘公子。告知刘公子,吾母子二人,愿随刘公子,前往冀州。明白否?

    太史慈便点头,答应母亲,明日便去黄县,请见刘和。慈母便点点头,摸了摸太史慈脸颊。翌日清晨,太史慈便前往黄县驿馆。而刘和,正欲带赵云,再去见太史慈。怎知侍从来报,外面有位壮士求见。刘和便立马,往外走去。

    待见到来人,正是太史慈。便面带笑容,行至太史慈身前,拱手说道:子义可是决定,随吾回冀州?太史慈拱手说道:承蒙刘将军不弃,某愿追随刘公子左右。

    刘和便呵呵笑道:好,如此甚好。吾得子义,胜过千万。然后对着赵云说道:去购置辆马车,随子义去接其母。赵云便出驿馆去了。

    第二日清晨,刘和与赵云一人一马在前。太史慈带着老母,驾着马车在后。一行人往西,回剧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