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046 挤走阎老西

    接到刘剑锋司令员和李爱国政委联名签署的,《关于以政治和平的方式统一山西》的电报,西北集团军司令员张文革立即召开党委会,制定出了:以政治手段为主,军事压力为辅,有理,有力,有节的原则,迫使阎锡山让位,和平统一整个山西。围绕这个原则,集团军政治部和司令部各有关部门,很快制定出行动方案,上报特纵党委讨论通过后,报送延安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

    在政治局会议上,绝大部分中央领导同志,都赞同挤走阎锡山,山西统一军政领导,有利于抗日大局。目前,以阎锡山的个人能力,以及晋绥军的战斗力,都没有继续领导山西抗日,抵御日寇进攻的能力。为了抗日大局应该让出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之职,该由现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ZD担任。

    根据特纵情报部传来的情报,华北日军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一场大规模的扫荡,可能从晋北和沿正太路进攻山西,几乎和七七事变后进攻山西的路线差不多。大敌当前,如果没有一个巩固的后方,不利于长时间地同日军对抗。另外,山西的工业基础和矿藏都是我军急需的,党中央也将前往太原,那里将成为抗日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也需要一个统一军政,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稳定的环境。只有王明等少数人提出,这样做怕是不符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如果国民政府军委会质疑怎么办?

    MZD强硬地说:"那就让他质疑好了!现在进行的是民族战争,谁有挽救民族危亡的能力,谁就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再说,山西是他阎锡山个人的吗?也不是国民政府军委会的,是中国人民的嘛!"MZD心里有数,手握几十万装备精良的雄兵,连小鬼子都不在乎,还用怕谁吗!

    ZNL也是心知肚明,微笑着补充说:"统一战线也是为了更有利地抗日嘛,就目前山西的局势来讲,阎锡山没有能力抵抗日军的进攻,总不能让我们把部队交给他指挥吧!不过阎锡山一直和我们保持较好的统战关系,我的意见尽量还是和平解决为好,阎锡山那边派付波同志去做工作,同志们有什么意见没有?"

    ZD总司令拿出一份文件说道:"这是特纵西北集团军制定的计划,主要内容是在晋南举行军事演习,有装甲兵、陆军航空兵等多兵种合成演习,从军事上给阎锡山施加压力。政治上,在山西人民群众中间大力宣传劳动党和八路军,宣扬我军在收复山西过程中的歼敌战果,以及日寇的种种暴行。在舆论制造方面,分析国民党军失败的根本原因,重点强调军令不统一,片面单纯抗战,战术呆板等。实际上,山西的人民已经对劳动党八路军有了很多的了解,都把八路军当作主心骨,根本不对晋军抱有任何希望,说明我军统一山西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必定得到山西人民的拥护。"

    经过讨论达成了共识,理解了统一山西的重大政治、经济、军事的意义,这是我们想要继续发展,必须要走好的一步棋。在西北集团军开始行动的同时,ZNL到重庆去作国民党上层人物的工作,使山西的统一工作充分的合法化。统一认识后,中央军委给山西抗日决死队的领导人付波发电,命令他将决死队的4个纵队,全部移交给西北集团军并速来延安,做好同阎锡山集团谈判的准备工作。

    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阎锡山的简历应该是这样的:阎锡山,字百川,别号龙池。188年生。山西五台人。190年入山西武备学堂。

    1904年入倭国上官学校。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任山西新军第八十六标标统。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

    197年"四一二"政变后投靠蒋介石集团,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兼山西省政府主席。190年与冯玉祥等出兵反对蒋介石,爆发中原大战,失败后逃居大连。191年返回太原。次年任太原绥靖主任。195年阻挠中国工农红军开赴抗日前线。

    抗日战争初期任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在ZG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曾组织牺牲救国同盟会,建立抗战决死队,进行抗日。199年在第一次**高峰中制造晋西事变和晋东南十二月事变,进攻人民抗日武装,屠杀劳动党人和进步人士。此后采取消极抗日积极**方针,暗中与倭国侵略者勾结。

    抗战胜利后参加反人民的内战。1949年月离开太原逃往南京。1949年6月在广州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长。同年1月逃往台湾。1960年5月日病死于台北。

    阎锡山老奸巨滑,拥蒋拒蒋,恐日抗日,反G联G,成了他制订各项政策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其中心是要玩联共牌,在劳动党、蒋介石和倭国这三个鸡蛋上跳舞,也真够难为他的。经过忻口战役和太原战役,阎锡山的晋绥军已经不到4万人,还有一点残存的国民党的中央军,总兵力不到5万余人,龟缩在以临汾为中心的十几个县。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阎锡山将于198年月,日军大举南侵时,经吉县渡过黄河到陕西宜川县秋林镇避难。1940年4月将第二战区司令部迁往山西隰县南村坡。由于南村与"难存"同音,阎锡山就把南村坡改为"克难坡"。把战区司令部驻地称为"克难城"。这样,一来表示要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存在和发展的决心;二来表示"克去难存"便能住下去。他还把1940年命名为"克难年"。果真,阎锡山在这里一住便是五年,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同样,由于未来人的介入,历史已经偏离原来的轨迹,阎锡山的历史怕是也要重写了。

    198年1月,西北集团军在晋西南地区,集中了1个步兵师,华北集团军1个独立师,晋察冀部队集中了5个团,加上刚刚归属西北集团军的抗日决死队的4个纵队,共约6万余人。首次露面的陆航中队的5架国产武装直升机,个装甲团,坦克00余辆,装甲运兵车150余辆。4个炮兵团,1个火箭炮营,1个高炮营,其中个是重炮团,加上工兵、舟桥、运输、卫生等等辅助部队。集结在这一地区的我军总兵力达8万余人,联合举行代号"光复一号"的军事演习。内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不仅仅是演习,一旦有风吹草动,整个演习部队马上就是一个能独立作战的军事集团。一时间晋南地区马达轰鸣,枪炮齐鸣,喊杀声震天。

    临汾城内阎锡山的官邸,阎锡山靠在一张太师椅上闭目养神,旁边的椅子上坐着梁化之,副官正在报告最近山西境内八路军的动态。阎锡山刚刚同梁化之谈完话,梁化之面色铁青,看着阎锡山,一付欲言又止的样子。

    早就听说八路军要在晋南举行什么联合演习,邀请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前往观摩,并通知第二战区在演习区内的部队暂时回避,理由是避免发生意外误伤。阎锡山差点没背过气去,这也太欺负人了吧,跑到晋绥军的家门口来舞枪弄炮,还喧宾夺主地要晋绥军回避。有心严词拒绝,但是又一想,人家刚刚打败日军士气正旺,手里的家伙事儿也十分过硬,又是统一在第二战区指挥下的友军,人家搞演习没有道理不允。为了防备万一,电令61军军长陈长捷,增派一个师的兵力,部署在临汾与洪洞县之间,既加强临汾的保卫力量,又可以监视演习的八路军。

    演习开始的第二天,对方派来两辆吉普车和一辆卡车,一位中校军衔姓王的军官随车同来,说是接阎司令长官观摩演习和检阅部队,还带来演习指挥部总指挥ZD和副总指挥张文革的联名邀请信。阎锡山虽然一肚子气,但是这点城府还是有的,满面笑容地接受了邀请,带领王靖国等7名高级军官,和4名营连军官观摩演习,主要目的是想亲自摸摸八路军的底,到底靠什么把倭国人打得屁滚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