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0章 请为陛下奏一曲

    众人望向史名远、李思博等人时,眸光里不免带上了艳羡,不管如何,这十五人都能算是天子门生了。

    史名远几人行礼告退,都颇为感慨激昂,此次文武试,虽不是他们的才学,只做喉舌,内心却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激动骄傲,且朝闻道,夕死,崔氏书库开府后,他们尽可以潜行修习,博览群书,定然受益匪浅。

    闻人望一直凝望着楼苑,心脏砰砰跳,胸腔里涌动着欢喜激动,心仪心折,第一次知道女子会这样厉害。

    柳云溪苦笑,“只怕陛下看不上我们,介时入了宫,夹在父兄和陛下之间,也会很为难。”原本还打着相助陛下的心思,如今来看,却是布鼓雷门,以陛下之才,根本也无需他们相帮。

    柳居人亦是心折叹息。

    闻人望却照旧心中憧憬,“陛下这样厉害,已经不需要一个再厉害的皇夫了,我觉得我这样的不错,我肯定是不会向着我爹的,我一定遍寻名医,把陛下治好顶多练一下武艺,危险的时候好能保护自己,不拖累陛下就成。”

    柳居人柳云溪便是诸多心绪,见他这般如痴如醉,也不由哭笑不得,却也能想得通,闻父宠妾灭妻,导致闻人望这个嫡长子好几次险些丧命,闻人望对闻家一直很抵触,有这般想法不稀奇。

    两人摇摇头,皆不再言语。

    陆子明、宴归怀激动到麻木,如今哪怕陛下在他们面前化成一阵青烟紫气,他们也一点都不会意外。

    公羊丘面容红润,抚须哈哈大笑,“恭喜陛下。”

    崔漾折扇微展,“先生一不怕朕不答应,二不怕朕马前失蹄。”

    公羊丘一直神情严肃地端坐着,到这时才端起案桌上的茶一饮而尽,笑声爽朗,“当年老夫云游至京城,与崔呈有一面之缘,这一面之缘,崔呈便忍不住与老夫夸耀家中小女,说可惜不是男儿身,老夫不信,崔呈非要领老夫去看,只见一六岁幼童,蹲在池子边,对着假山石上一小龟倒背管子,念得那小龟缩着脑袋转头爬回山洞里,再不敢出来,当时情形历历在目,想忘却也难。”

    崔漾听其提及父亲,一时微怔,把玩手中折扇,中元节她放了九盏河灯,不知父兄们有无收到。

    公羊丘又道,“至于文武试,陛下若借此扬名,便可叫天下女子知晓,女子可读之书,除却女戒、女则外,还有经史子集,文史兵法,医书农学,女子不读书,千年固守,老夫相信陛下不会放过这个好时机。”

    “今次之后,名扬天下,天下学子提起您,不再纠缠于女子之身,而是饱学之士,朝中无人之危可解,何乐而不为。”

    崔漾心中盛赞,听得外间动静,知此时邀先生入朝任官不是时机,便暂且不提,让愤怒出离的陆子明、宴归怀稍安勿躁。

    “即是学术上无君臣尊卑,姑且便无需动怒,他们要如何核验,叫他们选出一人来照旧做喉舌便是,无妨。”

    刘序方才去内堂,与众判官商议,欲把十五子问答整理成册,以便纳入太学藏书阁,供后辈学子们参详学习,出来听外间学子吵闹着说不可能,登时大怒,“无知竖子”

    这些人不敢直言陛下作假,便只说十五人有可能与文武试判官、文博士、武博士勾结,事先背诵课考答案,需要核查核验。

    十个判官都怒涨了脸,文博士张芝山、武博士岑参年亦气得差点没晕过去,别说这些题目无法泄露,便是当真泄露,要在六日里叫学子们把上万册书倒背如流,试问谁能做到

    他们坚持要办文武试,本就是为了抗诏,如何会泄题,但他们的目的是十月征召贤良课考,便也佯做气急的模样,哄闹声越响,心中也越暗自得意。

    刘序见许多学子跟风喊不公,气急败坏,“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都说宠辱不惊,现在的学子都只有这么点气量么”

    如此咄咄逼人,输也输得难看,陆子明身为男子,都觉面上无光,火辣辣的。

    杨明轩亦是怒火中烧。

    宴归怀叫两人冷静,“要叫这群男子承认自己不如一名女子,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再者三人都知晓,大多学子不是上京城勋贵,也是州郡上的世袭大族,眼下大成这般情形,要治学与政治分开,是绝无可能的。

    刘序朝陛下请令,崔漾微微颔首,“去罢,只应一题,叫他们午时前结束,该用膳了。”

    自女帝登上帝位那日起,这是杨明轩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世道如此鲜明的不公,洛神公子沈恪、丞相王铮亦曾拔得头筹,皆是满堂喝彩传为美谈,现在陛下略胜一筹,却闹成这般模样。

    女帝神情淡淡,不似动怒,公羊丘却沉了面色,叫了太学右丞上来,吩咐说,“你下去看看,不要阻止,但把闹事的、凑热闹的、未出言相权的名字都记下,事后再处置,我太学不收这等品德不端,心胸狭隘之人。”

    太学右丞躬身应下,这便去了。

    呼声中以清河孟康最为激烈,又有苏孝、殷和,费绩几人附和。

    贺汀洲出列相劝,“圣人云治学之前先有修行,知礼二德,君子坦荡,小人长戚,败便败,诸位何必恼羞如此,失了君子仪态。”

    许多学子应和,“就是,你这是连师长们的品德也怀疑上了,全部课考题目都是抽签,公开公正,你想作弊,做一个看看。”

    “你这是无理取闹,还是休要失了读书人的礼仪,闹得也太难看了。”

    贺汀洲道,“子康兄,往后潜心修学便是。”

    孟康并不理会,只高声道,“怎么可能满筹,当年洛神公子亦只得十九筹,丞相王铮有不世之材,亦才十九筹,这是我们的事,与你贺汀洲无关,闪开。”

    贺汀洲自知我们与你们,是勋贵与寒门之分,却并不以为辱,反以对方为辱,他认为学子读书,不该是忠于谁,而该是为百姓奔走,正所谓,民贵君轻,既然民最重要,那么君王是贤德,还是昏聩,是男是女,又有何分别。

    君王贤德,需要读书人入仕,若君王昏聩,便更需要读书人为百姓奔走。

    君王博学至此,是百姓之福,是天下之福,孟康一流为家族利益,呼吁学子抗诏,已污化圣人绝学四字,他绝不敢苟同。

    贺汀洲扬声道,“我贺汀洲敬重陛下学识,明日便去贤良馆应诏,是为天子门生,维护师长君威,天理应当。”

    他话语落,已有不少人应和,“我们也是”

    司礼见尚有学子明事理,暗自点头,上前宣读圣令,学子们便都安静下来,孟康、苏孝等人最终推举孟康为首。

    司礼颔首道,“出题便是。”

    几人商议一刻钟,最终由孟康的家臣快马去客舍取来一卷孤本,这是已失传的上古书籍,已遗失百余年,月前孟家自先人古墓中所得,绝对算是世间独一份。

    两刻钟后,家臣小心翼翼捧着箱笼奔进来,打开箱笼时,不少学子看见竹简上残字,都不认识这是什么文籍,孟康心中得意,料定这上古遗书除他孟家外,无人能知晓。

    有学子念出只言片语。

    崔漾听了,便知是已经遗失的四奇书之二,三坟九丘。

    孟康刚拆下一片竹简呈给司礼,压着志得意满请喉舌猜这典籍的由来,并背出全文,忽而身体一震,面色煞白,猛地翻动竹简,不敢置信。

    耳侧那道声音缓和清越,字字清晰,流畅无滞涩,非但与竹简相合,还将竹简上的缺字悉数补齐了。

    苏孝等人亦是听见了,翻看竹简对比,震惊骇然,捧着竹简再说不出一个字,天啊,这真是闻所未闻,闻所未闻

    司礼请孟康当好喉舌,孟康面色灰败,跪于地上,古籍艰涩,他便是通闻一遍,对照古籍,也念得磕磕绊绊,苏孝等人从旁辅助,方才复述完。

    结果如何,显而易见。

    几人后背已被汗湿透,学子中爆发出了欢呼惊叹喝彩,几乎都面向楼苑,敬服溢于言表,激动地三呼吾皇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