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八章 此间事了,江湖再见

    这一次整个书院迁移大漓,一盘好棋却成了现如今这副局面,这让他如何不气?弑妖司是没了,可大漓那三十万大军还在,往后岁月恐怕没有那么顺遂。

    就在他们准备从关隘进入大漓的时候,一道长虹从云端而至,随后停在了队伍后的马车上空。

    队伍入关,那辆马车却停在了原地,没有半点动静。

    “这事做的不地道啊!”

    一个秃头道人,双手环胸,一脚踩在了满头白发的薛先生后背之上。

    趴在马车里的薛铭临无论如何用力,都是无济于事。

    秃头道人一巴掌打在了老儒生的后脑勺上,骂骂咧咧道:“以后在大漓给我乖点!不然贫道随时回来弄死你!”

    薛铭临想要回头,却又挨了一巴掌。

    只留下一句“去你娘的!”,秃头道士便又化虹而去。

    薛铭临缓缓站起身子,被刚刚莫名其妙出现的道士打了两下的他叹了口气,喃喃道:“怎么就惹上茅山了?”

    现如今回是回不去了,毕竟再好说话的君王也容不下一个叛逃他国的书院。更何况就算容下了,有雨霖书院在,日子也不会好过。

    可前方的大漓现如今去了也是畏手畏脚,看来只能做个暂时落脚的地方了。这东土灵洲,无论如何也不是可以长期待着的地方了。

    魏国太安城的皇宫上,卸下了人皮面具的薛威凝望宫中。他掂了掂手上自己师傅模样的面具,朝着茅山清凉峰方向拜了拜,口中念念有词道:“师傅啊!这事可怪不得我,是小师弟的事。到时候你可不许找我麻烦!”

    马车驶入魏国与南越边境的一处边城,走过了一趟魏国的三人皆是心满意足。

    虽说这太平是用钱买来的,但毕竟也是太平。一路上但凡路过的城镇都是一副繁荣景象,老百姓也是富足的很,街边做生意的摊贩很多,而且还不设宵禁,晚上也是极为热闹。

    就在他们进入边城的时候,一匹快马从他们的马车旁飞跃而入。等他们到了客栈的时候,客栈的店小二正忙着给店头挂上缟素白布。

    封一二看了看那白布,又听见客栈掌柜在一旁忧心忡忡地说道:“怎么说驾崩就驾崩了?这可怎么办啊?”

    停下马车的封一二挠了挠头,一脸的尴尬神色,忍不住咋舌道:“这下手也太狠了吧?虽说是不肖的后辈,可也快八十来岁的年纪了。骂两句,打两巴掌得了。”

    封一二招呼了一声,就带着两个孩子进了客栈,将东西放好的三人坐在楼下,等着饭菜上桌。

    隔壁的桌子,几个人议论纷纷。

    “唉……怎么就驾崩了!这么好的皇帝,可惜了。”

    “可不是嘛。我可听说了,新上任的皇帝那是一心的要打仗!这才过了多久的好日子啊,到时候指不定又要逃难了!”

    “可不是嘛!你们刚刚听到了吗?老皇帝的庙号,是仁宗!这古往今来,有几个仁宗?可惜了,太可惜了。”

    ……

    几杯酒下肚,隔壁桌的几人又是抱怨又是叹气。

    就连柳承贤也跟着叹起了气。

    这一路上,他也是见识到了魏国的富庶,而且这富庶是老百姓的富庶,不是帝王家的富庶。与他那个清名天下不有不同,自己父皇与那个才驾崩里的仁宗相比果真是逊色了不少。

    许初一看见柳承贤没怎么动筷子,而是叹气,他慢悠悠地劝道:“别叹气了,那个仁宗也……”

    才说了半句,封一二便瞪了他一眼,吓得男孩赶忙闭上了嘴。

    三个人吃完了饭,回到房间内。

    许初一白了一眼游侠儿,将剩下的半句话说了出来:“仁宗也未必是什么好皇帝。”

    柳承贤抬起头,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许初一,问道:“如果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都不算是好皇帝,那什么是好皇帝?”

    封一二坐在一边的桌子上,倒了一杯茶,看着许初一,也跟着问道:“是啊!你说说,什么样的才是好皇帝?”

    许初一摸了摸脑袋,没好气地说:“我哪里知道?可封大哥不是都和咱俩说了临安侯和那四个黄鼠狼的事了吗?我只觉得这样的皇帝也不是多好!”

    柳承贤摇了摇头,指了指一旁的书籍说道:“书里可都说了,能以仁治国就是好皇帝!你看看这一路的百姓哪有饿死的?”

    许初一听了这话,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反驳好了。可他就是觉得不对,一个年年给钱换太平的皇帝,一个斩杀忠臣的皇帝怎么能算得上好?

    封一二伸了伸懒腰,走向那堆书籍,挑出了那本《亚言》,笑道:“这书啊,承贤你看看就好。可别当真了!”

    圣贤言论还有错的?

    柳承贤低下了头,有些难以置信,就连封大哥也不觉得仁宗是个好皇帝?

    “有些道理不是通用的!”封一二翻开那本《亚言》,继续说道:“若是没有南越虎视眈眈,仁宗倒是个好皇帝!毕竟能为百姓考虑的皇帝不多见!可有了南越,魏仁宗这皇帝做的就没那么好了!”

    许初一一拍大腿,连连点头。他觉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这是清名天下,整个天下就他一个魏国,那该多好。

    柳承贤侧头看向封一二,喃喃道:“可是百姓过得很好啊!”

    曾经刚出清名天下的他可是被封一二在马车上狠狠地教训过,他至今都记得封一二将那副《千里江山图》扔给自己时说的那句“接好你的王土江山。”

    曾经自己所在的皇族便愧对百姓,所以他一直觉得《亚言》里所说的道理很对。

    封一二摇了摇头,将那本书丢到一边,说道:“那我们就在这等着,看一看究竟百姓过得好不好!”

    在封一二的家乡那边也有个王朝,曾经就是一味的用钱买太平。直到最后亡国了,依旧是最为富庶的朝代。

    做皇帝的,对百姓好没有错。但是对内对外要分得清楚,国都没了,百姓再富庶也守不住家中钱财啊!

    先有国才有的家,这魏国,就连百姓都贪图安逸,不亡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