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7章 忠良之后

    “黄先生,您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郑毅也只能犯懵的问道,他今天纯粹是来亲近下老乡。

    跟狗屁朝廷有什么关系?难道对方误会他真是朝廷官员了?

    还有这黄家寨也是逃犯不成?不过若逃了两百年,还真不可能会有人管他们了!

    “郑督,难道你不是来捉拿我们的吗?”寨门里面黄显明有些疑惑地问道。

    “为什么要捉拿你们?本督就是听说苦夷岛有中原来的老乡,故而过来拜会一下,黄先生你可能真的误会了!你们跟朝廷有什么恩怨,那也不至于追到这里再来拿你们!”郑毅苦笑着摇头说道。

    寨门内沉默了一会儿,就听到寨门被缓缓的打开,走出个五十来岁的老人。

    穿着打扮和本地部落没什么不同,只不过头上梳着的是汉人的发髻。

    容貌、气质能看出明显和当地不同,是正儿八经的汉人肯定不假。

    “老朽黄显明拜见郑督,刚才失礼之处还请郑督莫怪!”

    黄显明走出寨门,看到郑毅微微惊讶了一番。

    然后马上俯身行礼,礼数倒是难得的大礼。

    这年代汉人的礼节郑毅了解的不多。

    但也知道平时拱手就算知礼了。

    行再大的礼节官方都很少。

    就算皇帝坐在金銮殿上。

    大臣们也不过是弯腰就算行礼。

    这种礼节除非是非常重要的场合才会使用。

    郑毅见此心中那点不快马上消散,赶忙将这位黄老先生搀扶起来。

    他如今才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让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行大礼有些说不过去了。

    黄显明也没矫情,回了个礼起身迎接郑毅和随行之人进到寨子里。

    黄家寨确实不算大,总共面积也不过两亩多的样子。

    木屋盖得比较集中,差不多二十多座的样子。

    看来整个寨子也没有多少人口。

    郑毅被请到一座木屋之中坐下。

    简单的陈设,使用的都是简易木料拼接出来的桌桉。

    很有点复古的意味,就是工艺确实不算太好。

    比起精作坊出品的家具完全没有可比性。

    房内摆放的不是瓷器,而是有些发黑的陶器,看来黄家寨这边不太懂制瓷的工艺。

    结合黄显明今日拒不欢迎的姿态,郑毅觉得八成这些人也是当初朝廷的钦犯。

    或是被发配关外的,或是逃难到关外,然后在这片地区生存繁衍下来的。

    从纪灵昀和康红姑口中,他也得知了一下关外汉人的情况。

    元末明初到现在,中原的“闯关东”都是比较流行的。

    一部分是在当年设立努尔哥都司后自主迁来的,这种“闯关东”从元末明初时候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还经常会有。

    另外一种就是犯官及家卷发配,不算是太主流,但也不少,毕竟偌大的朝廷,两百年了发配出万把人跟玩似的。

    第三种则是逃犯,在中原犯了事,大多数都是杀头或者抄家灭族的大罪,然后在各种渠道下,偷偷的越过关墙来到关外躲避。

    黄家寨这些人不出意外就是最后一种。

    不过对于郑毅来说哪一种都没关系。

    他又不拿大明朝廷的“工资”。

    人家逃犯也跟他没任何关系。

    再说逃犯怎么了?逃犯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