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2章 悲催的古平

    首先试探一下系统的承受程度。

比如,员工提薪。

最高提高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说原先一万块的工资,现在可以给一万二的薪资了。

三个员工,三万六。

三个月,十万八千块钱。

有点少,那就再招点员工。

最多只能再招二十个。

算上原先的三个员工,单单是员工工资就有六十九万多。

很不错,一下子就花掉了一半还多。

再比如租一层写字楼,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一平米每天四块钱。

最多租一千五百平米,每天就是六千块钱。

九十天,五十多万。

一百万花完了。

可这还远远不够啊。

毕竟一部电影的热度最起码能维持三个月。

而《大好河山》刚刚开售,还没有到最火的时候。

第一次结算二十多万,第二次结算八十多万。

峰值的时候,肯定能超过百万。

这么算下来,三个月,至少也是五百万,甚至近千万。

至于《背诵》,平台给结了几万块钱。

算是赶上了《大好河山》的热度,迎来了第二春。

也能挣个十几二十万的吧。

花钱的道路太漫长,裴乾坤仍需继续努力。

先一步一步来吧。

等以后想到什么花钱的地方,再继续花。

至于项目,先等等。

连着赚了两次,搞的裴乾坤都不敢有什么动作了。

万一再搞一部大火的电影,那还让不让人活啊!

当然,他也有想过靠赚钱来挣钱。

但赚一百块钱系统才给补偿一块钱,想赚六十万,起码要盈利六千万。

这么困难的事情,哪有亏掉六十万来的方便啊。

所以还是先招人租房子吧。

招人不能找专业人士。

像猎头公司,价格虽然美丽,可服务也是一流啊。

他们推荐的员工,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的企业精英。

自己若是招来这样的员工,万一让公司大赚特赚咋办?

所以必须要自己把关,找那种最不靠谱的员工。

裴乾坤绞尽脑汁开始思索上一世的亲朋好友,或者是道听途说的校友之类的。

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古平。

自己的室友。

之所以一直没有考虑到他,是因为这货的存在感太弱。

比贾亮都弱。

因为古平毕业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立誓要带领家乡走向富强。

回家之后,第一年就当选为村长。

然后大搞政策,回收村民手中的土地,种植蔬菜。

结果没有技术,蔬菜病的病死的死,又赶上了大雪,蔬菜大棚都被压塌,赔的一干二净。

第二年,他改变了策略。

想通过自己的所学,拍一部乡村题材的电影。

结果却因为电影没有看点,连影院都上不了,扑的一塌糊涂。

他不服输,第三年继续干。

没钱,就找村民集资。

等以后赚钱了,双倍奉还。

之后建立工厂,做化工。

可却因为村民都不懂技术,产量低下还特别劣质,卖不出去。

古平就把这些反馈给了乡里,县里。

领高感念他一心为村民做好事,找来记者,给他做宣传,提名声。

名声的确打出去了。

来了很多订单。

甚至还吸引了一大批的专业人士前来参观学习。

问题就出在这里。

这些专业人士围绕着工厂转了一圈,频频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