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六章 国父拜我为师

    对面的男人对于萧飞的惊讶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些年来,他为了革命,辗转海外,奔走于大江南北,杀他的人,敬他的人,何其之多啊,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知道他的名字后,无不感到惊讶,他在民国时期是一个近乎神的存在。

    不错,这个人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世人熟知的姓名乃是孙中-山,他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对中华民族共和的实现,乃至新-中-国建立都是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至今,每逢国庆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便会摆放出孙中-山先生的巨幅遗像,他的历史功勋自然不必赘述。

    对于这些,作为一个未来人的萧飞自然是了如指掌,重生在民国之后,他也曾经无数次想过,会不会与孙中-山有什么交集,但是却从没有想过交集来的这么突然,而且还是在自己的“家乡”玉田县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

    看到萧飞对自己也是很惊讶,孙中-山淡淡的一笑:“名讳只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兄台不必介怀,我的确是孙文孙中-山本人。”

    听到对面的男人再次强调自己就是孙中-山本人,萧飞禁不住上下打量了这个男人一番。

    怪了,怎么跟未来众多影视剧作品中的孙中-山相貌不太一样啊?孙中-山的真实相片,萧飞从博物馆中也曾经见到过,如今见到真人,却是有很大的不同。

    “您真的是孙中-山先生?我怎么感觉与我见到的孙中-山先生有很大的不同呢?”萧飞疑惑的问道。

    “呵呵,兄台,难道你见过我?我怎么没有印象呢?不过,实不相瞒,我的确是经过了一番易容的,兄台想必也知道,我是被众多人士恨之入骨的人,敌人不惜花大价钱要买我这颗人头呢,所以,为了出行方便,我这才略微使用了一点易容术,看到没有,这边的胡须是假的,呵呵。”孙中-山豪爽的笑道,对萧飞竟然没有半点疑心。

    萧飞不得不相信,赶紧回道:“哦,我也只是在报纸上见到过您,您可是大名人呢,呵呵。对了,先生,您对我一口一个兄台叫着,难道我看起来有那么老么?”

    “哈哈,那倒不是,你不是老,而是成熟,虽然我刚才仅仅看到你的侧脸,仅仅是听到从你口中吟诵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绝妙的诗句,我就可以断定,你的学识跟你的年龄根本就不相符,你一定是经历过大世面大沧桑大事件的人,而且你有着一颗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这声‘兄台’你理应当得。”孙中-山谦逊的说道。

    我经历个屁啊我,我只不过是来自未来的人罢了,只不过是知道的比你更多一点罢了,好家伙,我只不过诗兴大发,随意吟诵出两句日后网上流行的盗版诗句,却被你整出这么一大堆道道来,老子真是服了你了,萧飞腹诽道。

    不过,表面上萧飞赶紧回道:“先生,您若是真拿我当朋友,就别跟我客气了,叫我的名字萧飞就可以了。”

    “哈哈,好,好,那你也别叫我先生了,不嫌弃的话,就叫我大哥吧。”孙中-山说道。

    “大哥?”萧飞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哎,好兄弟,哈哈,萧老弟果然是爽快之人。”孙中-山赞道,他没有听出来萧飞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惊讶之情。

    我靠,这个孙中-山是不是个冒牌货啊,历史上的孙中-山真的有这么平易近人吗?萧飞实在有点不敢相信,但是事已至此,他也就不再推辞,再推辞的话,就显得自己小家子气了。

    “对了,大哥,你不是在南京么?怎么会只身来到江宁的一个边陲小县呢?”萧飞问道。

    “唉,实不相瞒,玉田县城虽然只是一个边陲小县,但是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乃是四省交界之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也是名人辈出的地方,尤其是玉田萧家,早些年,萧远山萧令公一门忠烈,有他们在的时候,兵匪都不敢太过放肆,而如今萧令公仙逝,萧家后人大都为国捐躯,听说萧令公长房唯一的孙子也是整日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甚至寻花问柳,得了许多胭脂之病,而如今,萧家祖宅竟然被土匪霸占,早些年我曾经受到过萧令公长子萧安国的多番搭救,如今萧家有难,我自当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前来解困。”孙中-山解释道。

    一番话说的萧飞心里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