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百0九章 打更匠

    “哗啦啦!”

    阴场的水,透着渗人的寒气,映射着远方五常塔发出的幽幽绿光,照得黑暗的拱桥下,鬼斑点点。

    河水没过脚踝,我和张子玉死死盯着黑暗中摇晃的声音,不敢发出声响。

    “呼呼!”

    一阵怪异、急促的呼吸声响起。

    “哇啊!”

    一声婴孩的啼哭,刺破了死寂的黑暗。

    这一瞬间,我与张子玉全身一个激灵,真是想什么来什么,遇到阴孩了。

    以前旧社会,一些贫苦人家养不起小孩,或者富人家的女眷与他人有染,亦或者富家公子玷污了身边的丫鬟,往往都是趁着夜黑风高时,找人划船至河边石桥旁,将婴儿丢在桥下,任其自灭。

    大家在外旅行,如果观察仔细的话,常常能够在古代的石桥两侧见到残留的石头打制的镇水兽,在苏州沿着古河道走便能寻见,或者在老石桥的中部外沿能够看见一个探出的龙头或者其他兽头。这些兽类构件,一方面起到美化石桥的作用,但更多的是配合石桥,镇压水里的水鬼怨灵,保护通行来往的旅人安全。

    在过去,这种弃婴的行为,是被众人唾骂和看不起的,抛弃婴孩的家庭,也很担心遭了报应,所以便把小孩丢在石桥边,通过石桥和镇水兽共同镇压,防止婴孩死去,记恨父母。

    运气好一点的婴孩,会被好心人发现,带回家养大,得以成人。但更多的婴儿,则是化为桥下的小鬼,成为阴孩,每到盛夏正午,躲在阴暗的河面下,等待着嬉水的孩童,将其拖入河中溺死。

    盛夏正午,阳间阳气最足,水下的阴间,也是阴气最盛之时。阴气盛,这些小鬼才更好活动,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青少年溺死,往往发生在夏天中午的原因。这些本来投胎该为人的婴孩,却死在石桥下,就像大家坐火车,本来票已经买好,但是到站了却不让下车,可以想象,怨气该有多大。

    石桥永镇魂,幽幽难解脱。这些小鬼,只能通过拉其他人下水溺死,发泄出内心的怨气,才可以得到安宁。

    “哇啊!”

    婴孩刺耳的哭喊,没有停歇。

    一股糅合着恶臭的血腥味儿,飘散在空气中。

    “噗呲!”

    张子玉掏出一张符咒,展臂一挥,金黄的火光闪现。

    石拱桥下,黑影摇曳。

    一个穿着破烂的乞丐,满头污垢,半跪在河边淤泥里,大口喘着粗气。他的手里,捧着一个全身皮肤发绿,长满细小绒毛的婴儿,也不动弹,只是张着嘴,满口细碎尖牙,黑紫舌头,发出阵阵尖啸。

    在乞丐的身前,斜躺着一位女子,蓝绿相间的尸斑,在她的身上蔓延。女子身下,一滩黑黄色的血液,与河边乌泥混杂在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