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1章 新生入学

    许玲薇也去成教院注册入学了,成教院今年有个试点性质的“专本连读”,完成本科毕业只要四年时间,杨裕其实就是跟许玲薇提了一嘴,没想到她真放在心上了。

    其实就是个自考本科,而且把学习时间压缩了,实质上是提高了难度。在很多人眼里这个是一个“性价比”很低的选择,许玲薇的说法是,时间才是最大的付出,关键是能得到什么。

    既然许玲薇有想法,杨裕当然全力支持。

    杨乐的的入学手续是杨永达陪着一起办理的,杨裕也没去跟着许玲薇汇合,拐了个弯,来到碧水湖校区科技学院行政楼。

    本以为想见到院长本人还要费一点脑筋,毕竟人生地不熟,谁认识杨裕是谁啊。

    谁知刚和接待人员提了一句,就让他稍等,然后打了一个电话。

    也许不到三分钟,就有一个自称院长助理的年轻人下楼接待他,并领他到院长办公室门后稍候,自己敲门先行进入。

    不一会儿就打开办公室门,给两人介绍过后便转身离开。

    见到杨水清院长时,距离他来到行政楼不超过五分钟,杨裕摸了摸头,自己现在就能刷脸了?

    杨院长看上去五十来岁,面相看上去也很好接触的样子,看杨裕疑惑的样子呵呵笑道:“其实省里早就在关注你了,只是基于保护的目的没有主动接触而已。”

    杨裕这才恍然大悟,难怪自己户头上已经有不少钱了,还没有银行打电话来介绍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虽然现在银行没有什么金融产品,但是想来一些关于揽储,贷款,甚至推销股票的任务还是有的。

    跟杨院长客气几句后,杨裕便说出自己这次来的目的,“我在省城投资了一个关于关于光电技术运用的一个科技公司,投资总额将达十亿,一期项目款一亿元已经到账,而且完成了一些基础建设,但是科研力量不足,对产品的投产时间有很大影响,所以希望能得到贵校的帮助。”

    学校之间的差距是事实存在的,按说应该找实力更强的高校,杨裕考虑到实力强的高校手里的项目也多,他的项目有被忽视的可能,就算答应合作,高校方面能投入多大的资源也是未知数。

    而且发光二极管本来就是成熟的技术,线路方面的调整也不会太复杂,杨裕认为以镜湖师范的实力是可以胜任的。

    十亿级的大项目,杨水清一听果然心动,“不知杨先生想以什么样的的方式进行合作。”

    “以课题组的形式组织校内攻关,或是派遣相关专业教授进驻公司的形式都可以,我个人意见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相关的政策风险。”杨裕如是答道。

    杨水清考虑片刻,“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工作我们一直在做,政策上应该没有相冲突的地方,既然杨先生没有特别要求,我原则上是赞同的,将会尽快组织有关方面的教授开会探讨具体合作事宜,有结果后再与贵公司联系。”

    杨裕也没指望一次见面就能敲定合作,也听出了杨水清送客的意思,但他还有点别的事情,“杨院长,还有点小事想请院长帮忙,我个人一直很向往大学生活,但是天赋有限,所以希望能办理一张旁听证,跟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校园的熏陶。”

    杨水清笑道:“如果只是旁听证的话,只要杨先生愿意遵守学校相关纪律,我当然愿意成人之美。”

    说完便让助理进来,带杨裕去办理相关手续。

    把玩着手里的旁听证,杨裕还是挺高兴的,他也想好好的享受一下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