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33、祝福之中华崛起3

    由于温璞的强力干涉,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非常强,所以整个民间充斥了和平谈判的呼声。局势刚刚形成时期,两岸还是出现了一段时间互相不接触的情况的,但是很快就因为民意而慢慢展开交往,先是传递家书,然后是特产贩卖,经济上两岸慢联成一个整体,各种文学著作之类也开始互相交流,接着通航,政治访问。这中间温璞做了很多事情,将曾经应该有的那层厚厚隔膜一点点融化。

    同样是在她的牵头之下,借着这个爱国商人,经济大亨的名头,让两岸开始商谈统一的事宜,这么几年扯皮下来,终于是到了今天。

    由于双方官员怎么都有点互相不对头的意思,为了表现国家的和谐,最后,这一次宣布统一的新闻发布会,主持工作居然落到了温璞身上。虽然这不该是她的职责范围,但是如此见证历史的时刻,温璞怎么会错过呢?

    所以她来了,在这里,走上天坛,拿着稿子,念出了会震动世界的消息。

    “……两岸统一,国名为中华国。”两岸曾经就国名到底用共和国还是民国扯皮了很久,说着按照国际惯例国名应该体现政体,最后被温璞一句:“国际惯例是中华制定的吗?非要按国际惯例?”给改变了主意,干脆直接用了中华两个字,什么都不加。

    “实行多党制。”这是一句废话,这两党都在,加上温璞给保存下来的诸多民主党派,不实行多党制才奇怪了。

    “《反国家分裂法》出台,任何企图分裂我国的势力,都将成为我国的敌人……”这是温璞主动提醒的,想起日后的疆独□□,她怎么会放任?

    “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这一场新闻发布会。”如此一句话作为结语,温璞根本就没打算回答记者的问题,把该说的说完,就直接离开。

    而记者们,立刻往门外冲,抢着准备发稿,这样的大事,一定要写出看点!

    玉夫人居然担任了这一次发布会的发言人,这是件大事,不过她毕竟是顶级财阀中最喜欢关注国家政策的人,又是明显的爱国者,牵头两岸商谈很久了,最后由她来说出这个消息,颇有些理所应当的感觉。

    关键是统一之后国外的反应呢?不同的执政方针呢?还有,马上就会进行的第一次大选,现在占据大势的两个党派谁会先夺得执政党机会?说起来,前几年玉夫人写的那篇数落意识形态的文章应该可以用上。意识形态算什么?只要能让国家强大,共存也不是问题!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民间外交家,爱国商人,学者。这是这一世之后,人们给这位中华国历史上绝对不可以忽视的女人的评价。

    她死去的时候,十几万人自发从全国各地而来,为她扶灵。

    此世的身躯,被葬在鼓浪屿——遥望宝岛,联系陆地,架起两岸之间的桥梁,这是人们对她的评价。

    再一次,无憾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