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林念又在云省多呆了三天,  等厂里把钱汇过来,两边签了合同之后,才踏上返回的旅程。
    来的时候是一个人,  回去时多了个随行的技术员。
    技术员也姓方,和方厂长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两人转了好几趟车从县城到市里,  再转乘火车返回川省。
    火车开了一天一夜,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了。
    刚下车,  林念就看到地中海趋势愈发严重的王大河在冲他们挥手。
    林念跟方技术员说了一声,  带着他走过去。
    “小林啊,幸苦你了!”
    王大河态度十分热情,说完转向方技术员:“这就是技术员同志吧,  你好!”
    林念给两人做了介绍,  他抓住人家的手,重重摇了好几下。
    “以后就要仰仗方技术员了。”
    “不敢当,  我们互相协作。”
    “对对对,互相协作!”
    药方一到手,  大安最先要做的就是添置生产所需的器械,以及购买原材料。
    骨痛贴所需的原材料有好几种都是云省独有的,当时签合同的时候方厂长就答应了会帮忙解决初期的原料问题。
    随着生产器械置办齐全,原料也被托运过来。
    第一批的药膏,  全程都是方技术员自己来的,他做的时候大安厂的工人在一旁看。他也不藏私,把生产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全都说了清楚。
    药膏生产出来,先让本厂的员工试用了一番,  确定疗效和之前从云省买到的是一样,才开始大规模的生产。
    有了药膏,怎么销售也是个问题。
    因为骨痛贴之前从没出现在川省的市场上,  而大安也只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厂子,在医院那边没有多少信誉度,想要说服医院接受他们的药膏是个很大的难题。
    他们只能用笨办法,一家家的去跑,而厂里的人少,大多数脸皮还薄,不敢出去,所以到最后,去跑业务这个任务又到了林念头上。
    林念整天在外面晃荡,腿都跑细了一圈,不知道受了多少白眼,却几乎看不到什么效果。
    医院那边的采购急不来,倒是通过员工零零散散卖出去不少。
    两种药水加上骨痛贴,十月厂子里的盈利还是负数。
    望着仓库堆积如山的骨痛贴,王大河陷入怀疑:这东西真的能卖出去吗?
    “厂长!厂长!有电话。”
    王大河心里一惊,害怕是银行那边打来的,他板着脸训斥:“电话就电话,你吼这么大声干嘛?”
    兴冲冲的员工被他一句话训得停下来,表情有些委屈:“是六院那边打来的。”
    “什么,六院?”
    王大河心跳快了几拍,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脚步却越来越快。
    “喂,你好,我是大安药厂厂长……唉,好,够的够的,你们什么时候要?现在就能送过去,好,没问题!”
    王大河挂断电话,脸上的喜色再也盖不住,对着挤在门口围观的员工说:“行了,别围着了,我要出去一趟。”
    他把帽子戴好,驱散门口的人:“小林呢,谁看到她了?”
    有声音大的喊了林念一声。
    林念赶过来,见到厂长脸上压抑不住的喜色,心中有了猜测。
    “厂长。”
    “小林啊,你跟我去一趟六院。”
    林念点头说好。
    有耐不住的员工问道:“厂长,咱们的药能卖出去了?”
    “当然!”虽然具体的事项还没有商定好,但王大河已经迫不及待宣布了:“医院那边要采购咱们的骨痛贴!同志们,这是一个好的迹象,以后我们的药厂会越来越好的!”
    虽说不知道六院能采购多少,可这一个消息,还是引起了全场的振奋。
    以往做紫药水和红药水的时候,虽说不赚钱,可做出来的东西很快就会被拉走,仓库里大多都是原料,成品很少。
    可这个月,他们一直做骨痛贴,做了也卖不出去,眼见着半边仓库都堆着这东西,不止厂长,就连普通员工都发愁。
    六院那边是用过骨痛贴之后才来找他们的,所以商谈采购的过程很顺利,最后每片骨痛贴被定为一毛钱一片,第一批采购一千片。
    采购的药膏当天就给医院送了过去,收到一百元的货款,刨除成本,大概有二十多元的利润。
    这点利润对于一万块的贷款来说还是毛毛雨,可也给王大河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他重新对骨痛贴充满希望。
    好消息总是接二连三到来,在六院之后,最近两天陆续又有几家医院表达了采购的愿望,最多的第一次就要了五千张。
    仓库的库存一下子去了大半,王大河拿着收到手的货款几乎泪流满面。
    货款到手,王大河立马给工人发了工资,到林念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工资多了二十块钱。
    “厂长?”
    “这是你应得的,小林啊,这都多亏了你。”
    在大安一家家和医院签采购协议的时候,另一件足以影响全国的消息同时传来——十月初,某个倚靠□□起家的政治团伙被逮捕!
    消息一出,举国同庆,无数人走上街头,还有胆大的放了爆竹。
    空气中充满了硫磺味,一道束缚了大家十年的隐形枷锁终于消失。
    这件事对于部队的影响倒不是特别大,倒是有随之而来的另一件事与林念有关——顾晨文、顾晨武兄弟要回京了。
    顾家兄弟爷爷其实在年初就已经平反,但那时候局势不明朗,老人家也不敢冒然把孙子接过来,如今随着四|人帮的覆灭,他也不用再顾虑了,自然要第一时间祖孙团聚。
    知道兄弟俩很快就要离开,周末,林念叫他们过来吃顿饭。
    林念今天买了一只鸡,宰杀之后需要烧水拔毛。她在厨房忙活,顾晨文也过来帮忙。
    顾晨文今年十三岁,在念初中,算起来是个大孩子了。
    从小的经历造就了顾晨文的性格,他看起来比同龄人要成熟很多,在他身上很难看到十几岁孩子的天真与活泼。
    林念说不用他忙:“你出去玩一会吧,要不听听广播?”
    顾晨文摇摇头,仔细拔掉一根鸡翅上的毛。
    他低着头,尚显稚气的脸上一片沉静。
    林念问了几句他爷爷的近况,顾晨文把知道的说了,表情并无多少喜色。
    “你不想回去吗?”
    顾晨文动作一顿,抬头瞄了林念一眼,表情有些纠结。
    “我……不知道。”
    他们家出事的时候很早,跟随父亲下放时顾晨文才四岁,顾晨武才两岁。
    兄弟俩对于京城早就没了印象,也忘记了那个存在于大人口中的爷爷。
    对于他们来说,回到北京并不是回家,而是从一个已经熟悉的地方,搬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
    “别怕,你们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他会对你们好的。”
    顾晨文没说话,低下头继续拔鸡毛。
    客厅里,顾晨武也在和安安说这件事。
    自从顾晨武帮安安打过架之后,在安安心里,他就一跃成为第三重要的人,并且隐隐有超过爸爸晋升第二的趋势。
    她在外不管怎么皮,往顾晨武面前一站就是小天使了。
    顾晨武也喜欢安安这个小妹妹,配她玩了一会,两人并排并坐在沙发上听广播。
    听着听着,他突然叹了口气:“我要走了,以后咱们就见不到了。”
    安安扭头看过去。
    “你才这么点大,肯定也记不住我。”
    顾晨武拨弄了妹妹的小揪揪,咧了咧嘴:“我跟你这么大的时候就跟我爸下乡了,现在都忘了最开始的家长什么样嘞。”
    在顾晨武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永远是漏风漏雨的低矮窝棚,他人的厌恶与嘲笑,以及渐渐被窝棚吞噬生命的父亲。
    “你说他现在来接我们干嘛呢?我爸死的时候他怎么不在?我叔叔出事的时候他也不在。”
    顾晨武的父亲没有任何问题,他是受了顾爷爷的影响被人打断的腿。
    对于毫无印象的爷爷,顾晨武心里藏着怨气,他是抵触的。
    “算了,我跟你说这些干嘛呢?”
    安安懵懂地看了看他,突然一用力扑上去。
    “哥哥!”
    小女孩甜甜的笑容能驱散人心中所有的阴霾,顾晨武护着她不让她摔下去,伸手拍了拍安安的脑袋:“小丫头,要记得哥哥啊。”
    安安翻了个身,坐在顾晨武身上晃了晃腿。
    顾晨武拉了拉他的小揪揪:“你要是敢把我忘了……”
    他拽的力度很轻,安安不解地扭头。
    “那哥哥就不给你买糖了。”
    “糖!”
    安安喜欢吃糖,听到就来了精神。
    她从顾晨武身上爬下来,又爬下沙发,招招手示意顾晨武跟自己过来。
    “干什么?”
    顾晨武起身。
    安安走在前头,一路小心翼翼,生怕引起妈妈注意。
    她把顾晨武带到房间,站在一个柜子前面,踮着脚指了指。
    顾晨武问:“你要开这个?”
    “开。”
    顾晨武有点犹豫,毕竟这是别人家。
    他才想没多久,腰就被安安抱住了:“哥哥。”
    顾晨武受不住她这么撒娇:“那好吧。”
    柜门一打开,立马就有一股甜香味冲出来。
    安安当然也闻到了,舔了舔嘴唇,冲着顾晨武张手。
    这次顾晨武没有动,他看了眼重新关上柜门,手放进口袋里,在安安怨念的视线中变魔术般拿出来两个糖。
    “给你吧,最后两个了,林老师说不让你吃太多糖。”
    安安笑嘻嘻接过,剥开外面的糖衣,又有口水要流出来。
    她吸溜了一下,忍着不舍举起手,又叫了声哥哥。
    “你怎么不吃?”
    “给、你嘁,呼呼,不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