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9章 第四十九 御状

    平王也随着宜妃跪下来求情:“父皇,儿臣也觉得的母妃这法子可行,不是不杀,而是延缓。这样既可以给外祖家留下香火延续,也可以告慰宇文公子在天之灵,还可以体现出父皇对臣子的体恤。还请父皇开恩。”

    平王这一出来不要紧,严阁老,吏部尚书牛大人等人也先后站出来跪下请皇上延缓执行。

    然后紧接着又跪下了一些大臣。

    皇帝本来对宜妃有歉疚,正拿不定主意呢,却看到这么多的朝臣都在帮宜妃和平王求情。

    而持反对意见,认为应该按国法行事的人也就只有几个老臣。

    卫国公父子看到朝堂上的这一切,心中悲怆。

    自己的女儿虽然贵为皇后,母仪天下,可是自从外孙晋王死后,就已经失去了依仗。

    现在连帮自家说话的人都很少了。这些人全都倒向了平王一边。

    老大人越想心越悲凉:安儿,祖父要怎样才能帮你伸了这天大的冤情。

    明宗此时的心里突然觉得一阵烦躁。

    今天朝臣们的立场,让他清楚地看到了平王的势力已经占了朝堂的一大半。

    难怪这些人不停地上表催促自己立平王为太子,感情都已经投靠了平王,自己还是小瞧了这个儿子。

    原来这些人早就已经是平王的人。可见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平王的羽翼已经丰满了。

    他看着平王和宜妃的眼神不由地就发生了变化。

    别人不敢抬头,可李全在旁边一直就注意着皇上的变化。

    他马上就发现了圣上神态的细微变化。

    做为皇上身边的大太监,要想做得平安且长久,不仅要有八面玲珑的心思,更重要的是会察言观色。

    而他观察的对象正是他的顶头上司当今圣上。

    因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地方,李全都时刻注意着皇上脸上的细微变化,揣摩皇上的心思。

    现在看到皇上的表情,李全就明白皇上对平王母子起了戒心。

    李全早就知道平王并不是个心思缜密的人。

    只看今天这举动,这位大皇子就欠考虑。

    这不是把自己的力量全都暴露给皇上了吗?

    自古以来,坐在这个高位上的人就都是多疑之人。

    不管他以前对你有多么好,多么看重,只要他觉得你对他的皇位构成了威胁,那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大皇子今天太莽撞了,他就不应该站出来。李全在心里暗忖平王今天下了一步臭棋。

    正当皇上暗自恼怒,宇文老大人绝望之时,就听得外面有洪亮的鼓声传来。

    一听这鼓声。大殿上所有人的脸都生出愕然之色。

    他们都听出来了,这是三十多年没有想过的登闻鼓声。

    要说这登闻鼓,乃是专为告御状之人准备的。

    从魏晋朝代设立以来,登闻鼓被人敲响的并不多。

    鼓响了登闻鼓,就说明有天大的冤屈必须要皇上亲审。这是越级告状。

    而且这有胆子告御状的人还得先做好告状前先被打三十大板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