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二章 屯田的开始

    曹操呵呵一笑,道:“士达,我知道你受了酸枣那件案子的启,那里的县尉段凯怎么从子廉(曹洪字)那里弄到官的,我也略有耳闻。平白无故不纳你的建议,只怕你心中有所不服吧?”

    林森素知曹操猜忌心颇重,心中纵有千百疑问,但也没有兴趣没事和他疵下牙,当下丝毫不打磕绊地道:“森不敢。”

    “你是不敢,不是心里服气。我只问两个问题,真要整顿吏治,谁来做这件事?操守出了问题的官员,谁来补?”曹操一扫林森的神色,便知林森所想,不过他心情显然不错,甚至给林森解释起了他的命令。

    曹操不过略一点拨,林森便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如今正是乱世,哪怕是曹操麾下的大小官员,身上干净的又有几个?即便不算林氏,这其中牵扯到的世家大族估计要过曹操麾下的三分之二,除了曹操本人,还有谁能有魄力与权力将这些人牵扯出来,而显然曹操是不能为这些事情分心的。更何况现在曹家人马和地盘都是飞扩张的时期,正是用人之际,曹操求才若渴,哪里有人来顶上这些位置?

    思念之间,林森对曹操更多了几分钦佩,诚心地道:“主公思虑周全,属下不及万一。”

    曹操见林森心悦诚服,心中也是颇爽,又是道:“不过你说的人口,的确是个问题,不能让这些流亡的饥民跑到别人的地盘上去!前些天袁术那里有个叫韩浩的校尉投靠于我,呈上了一些谏言,说要搞军屯,我本来还担心占用兵力,在可与不可之间犹豫,今天听你‘后勤说’一言,这军屯便搞吧,不过却是军民一起来。”

    “军屯?”林森一时怔住,没想到历史上曹操大名鼎鼎的屯田制度竟提前开始于现在。

    “不错,这两年的方针大政是休养生息,储备充足的粮草,我曹家虽然富足,但最近收容了那些黄巾,原有的积蓄都耗得差不多了,韩浩建议,在这些黄巾中只挑三万精锐之士,组成强兵,日夜操练,剩余的黄巾却也不脱离军籍,而是农忙时开田种粮,农闲时再行操练,这样既节约了开支,又储备了兵员。”

    “那民屯……曹公定是想让流民来办?”太史慈也回过味来,对曹操拱手道。

    “你说对了,我意,凡是过境的流民,若无路引,一律扣留,充作各处农屯人手,农屯所需住所钱粮一律由曹家承担,农闲时农屯民不必再行服徭役,不过这农屯收成的七成……还是八成吧,要上缴军需。只要让这些流民能活下去,又有个稳定的生活有口饭吃,他们就会满足。”曹操的眼中带着些许蔑视,或许在他的眼中这些流民不过是可利用的工具,保护安置这些流民,前提是为了保护曹家自己的利益。

    不管如何,林森不得不承认,曹操对于流民的需求心态把握得很准,对于这些流离失所的人们来讲,他们缺乏安全感,在同等的温饱条件下,一个稳定的有规律的集体对他们是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的。

    当下林森又是为曹操补充道:“主公英明,在温饱不愁的情况下,八成税收对于这些流民来讲,不是不可接受,等将来这些流民需要更多的东西时,再一点点的减少税收,直到正常农屯水平的五成为止,这期间至少十年的时间,这些流民都会对主公的税收减免感恩戴德。”

    “呵呵,你倒聪明。军屯的事情便让韩浩去做,农屯方面的负责人,士达可有举荐的人选?”

    被曹操欣赏的目光看着,林森暗叫不妙,虽然他赞成农屯,但在曹操治下这二十余郡来回奔波,却不是他所要的生活,刚刚从长安呆了两个月回来,林森可不想在跑一圈,一个个人名在林森脑中闪过,却是锁定了一个人选,便开口道:“陈留郡丞毛玠,在随主公起家迹之前,常年奔走于乡野之中,对于民事与流民心态把握颇准,属下认为此人必可胜任!”

    “毛玠?嗯,我想起他是谁了,他倒是颇具才俊,年初雪灾的赈济他做得相当不错……也是你的老班底啊,你倒是内举不避亲!不过他现在是千石官员,负责农屯的人至少也需真两千石的重臣,级别方面差的有些远。”曹操微皱了下眉头。

    林森又道:“当然差得远,属下只是举荐毛玠任这民屯事务的副手,只需官升一级便可,至于领衔抓总军民两屯事务的总负责人,属下推举大公子曹昂。”

    “曹昂……”曹操默默地念了一遍,在曹昂未身死之前,曹操的下一代中远未如后世般那样充满了继承人的悬念,因为无论是立长还是立嫡,曹昂都是唯一的人选。从去年吞并颍川起,曹昂便逐渐的被曹操推到了前台,开始熟悉各项事务,并在众将官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如今这无论是军屯还是民屯,都不可能仅在一郡推行,而横跨三州二十郡,的确需要一个有足够地位的人来撑腰,这也是林森推荐曹昂的理由。

    “就让曹昂来吧!毛玠升任兖州农务从事,俸比两千石!”曹操拍板,在他的心中还留下的一份私心,虽然曹操看不起流民,但他却知道流民的危害,他希望曹昂也能够通过这差事了解到这些,懂得流民的心态,以免在将来因为疏忽了这些而酿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