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五章 小镇异象 葡萄架下说家常。

    不对,这个小镇很不对。因为代入杨英这个人生,杨广封闭了灵觉,顺其自然的经历普通人的生活。

    凡存在的必有其缘由,这个距离大隋一千五百年的后世,仙道退散,凡人找到新的出路。

    他们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作筏,飞天遁地,追求长寿。只要不作法自毙,千年万年之后未尝不能走出不同于仙道之外的新道。

    杨广下了自行车,将车停在路边,站在垭口中间,双手背负,一袭冠冕袍服穿戴于身上。眼中有紫色流光闪烁。

    他正对面的三座形如御座的高山散发着荒古苍凉的气息,他倒吸一口凉气:“混元法座?这个小地方有这种神物?”

    神魂飞出泥丸宫俯瞰小镇全貌,法座前面有二龙戏珠,一侧有骆驼盘卧,一侧有雄鹰翱翔。

    他召回神魂,笑着摇头。神物虽好,终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资粮。

    要是自己受了这尊法座,那因果就真的结大了。

    心中警兆浮现,在自己不争念头升起的一瞬间才给予自己提示,杨广也明白了,这是问心劫。

    此方造化为真,混元法座也为真,要是他起了杂念,固然能够强化底蕴,但是因果纠缠,可能会断了一些机缘,大道之行会平添许多劫数。

    杨广安定心神,仔细的思索这一缕思感为何会被牵引到大隋灭国千年之后?

    这方天地到底隐藏着什么,自己的混元之道到底会如何去证?

    这方世界的证道法门有功德成圣者如女娲和后土,立教成圣者有通天教主和原始天尊。斩三尸成圣者如太上老君。

    西方教两位圣人的立教之法有些取巧,佛教兼容并蓄,顺应时代潮流,使教派气运绵长。因此能经过几次量劫而不灭。

    不像截教和阐教,一次量劫,二教风流云散,教主隐居九天之外。教派也像是为了成圣的而选的工具,更像应付量劫的炮灰。

    诸天万界,恒河沙数,证道法门无群无尽。但大道独行,遇上同道,道争时有发生,胜者掠夺败者,补益己道,拓宽前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败者或化为灰灰,或重头开始开拓新道。

    不过那是证道混元之后的事情,离自己还远。

    念头浮动,杨广又成了那个风尘仆仆的归家少年。

    他骑上自行车,乘着暮色花了五分钟就到了选矿厂门口,由于住在选矿厂后面的半山腰,剩下的一小段路就得推着自行车了。

    这个小村庄名叫石家庄,只有不到一百户人家,依着山势错落有致的修建了许多砖瓦房,杨英家就住在这些砖瓦房中的其中一座。

    他推着自行车,和村里的人打着招呼,慢慢的向家里走去。

    他家住在村子东南角,靠近大路,是一个占地三百平米左右的小院,院门的门楣上写着四个鎏金大字‘耕读传家’大门是泛着冰凉气息的铝合金门,大门上贴着有些褪色两张门神画像。

    一道小门半掩着,他用自行车前轮顶了一下,小门顿开,他推着自行车走进了院子。

    院子里靠近厨房的院墙边上修建了一个花坛,几束月季开的正好,香气在院中盘旋。花坛和正房之间搭了一个葡萄架,下面有一个石桌,上面刻画着棋盘,石桌周围摆着四个由木头雕刻的的墩子,权做椅子使用。

    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从厨房里走了出来,看到杨广正在停自行车,奇怪的说道:“哥!你今天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