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五章 苍茫山河,前度劫难俱往矣

    八百里秦川以北,有一片数十数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由梁丶峁丶沟丶塬组成。

    这一区域植被极为稀少,到处是裸露的红色和黄色土壤。再加上一年降雨量极低,又缺少地面水源,是故这一区域生存条件极为艰苦。

    有西洋人在此地生活了几天,然后大摇其头,说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不适合人类生存,并对世代生活于此的人表示了敬意!

    一个当地人也是笑着说道:“至少我们还能安心种地,国内其他富庶的地方比我们还惨!这狗日的世道,谁都不容易!”

    黄土高原中的一处山坳里,排列着几处中心凹陷的庭院,隐隐能看到露出绿意的树冠,这也是体现人类生存的佐证。

    一处向阳的院落中,阳光透过树杈在平整的地面洒下斑驳的影子,叶片阔大的树下放着一张小方桌,两张藤椅。

    小桌上放着一个搪瓷缸子,年逾五旬的高大中年人坐得笔直,一手捧着书在看,另一只手里拿着蒲扇,一下一下的给自己扇着风。

    中年人骨架壮实匀称,让人不由得凛然生威,其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眉眼间又透露出一丝慈悲,下意识的就能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敬!

    一身灰布衣裤,虽然洗得有些发白,但也干净整洁。

    “化外之人杨广见过当世真龙!”

    “哈哈哈!我也借用别人称呼,三湘董二拜见先贤大隋圣君!”

    “此言赞誉过甚,本座史册般般骂名,岂以先贤称之?”

    “自唐太宗始,修史者短了气节,有些言论不足为凭,若有需要,我也会骂一骂你!”

    杨广莞尔:“你雄文传世,几成文人之望。兼之气运滔天,收拾旧山河之权柄,合该你执掌!”

    “圣君何出此言,山城那位世界认可,我们虽不会妄自菲薄,但也名不正,言不顺!何谈收拾旧山河?”

    “董二,你无须言不由衷,自初见安象城至今,本座已在此方世界游历二十余年!瀛洲犯境之事你们心照不宣的达成共识,石玦战争爆发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将你们驱离江南,虽给你们造成了沉重的创伤,但也让你们客观上远离了战争漩涡!试问你们真在江南,你们如何自处?”

    董二笑容一僵,陷入沉思。

    “其实你们也是清楚,但有些东西不能摆上台面,若支持这种言论,你们的势力便会分崩离析,毕竟他一直以来对你们的高压态势未尝没有灭了你们的心思!”

    “石玦这个人,做事实在太绝!这让我们和平共处都没有可能了!”

    “怎么和平共处?驱逐胡虏后划江而治?他非项羽,你也不是刘邦!本座曾与他长谈,这纵横家之人就是太清醒!他料定你们必有一战,而他无一丝胜算,曾言若真有那一日……”

    “我们虽摩擦不断,但也做到了兄弟阋墙,外御其侮!为何不能携手并进,建设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

    “嗯?你问本座?你们会有相见之日的,到时候自己去问!人心最是难测,曲高和必寡,行高众生谤。到了一定程度,法不阻你,德阻你;德不阻你,道阻你!”

    董二若有所思,语气有些郑重:“你话里话外,似乎别有深意!”

    杨广摇头:“本座游历此方世界,虽有几分私心,但华夏终为本座昔年纵横之地,实不忍其成为一段历史,故本座赴瀛洲,至新大陆,踏足公牛洲,为此方世界之华夏夺一线生机!”

    董二向着杨广微微欠身:“不管将来如何,我们会感念你为华夏做出的努力!”

    “呵呵!你想多了,本座之行事何须世人感念,不过求一念头通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