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72、七十二 情敌同学

    邪神与妙华莲故事的第一个起伏,被邪神称为背叛。

邪神从诞生始便被归类为邪恶,而妙华莲是天生佛了自然是从来走正道,本该是正邪不两立,但妙华莲却是空无唯一的朋友。在游历人间之前,连空无自已都不知道他对妙华莲抱有的是怎样的感情。

看起来应该是亦师亦友,毕竟百年常相伴,毕竟共用一双可看尽人间色的眼睛。可是有时候,是大多时候,空无看着忘川水中两人并肩而立的影了,心中想法总是不可说。

每到这个时候,空无都会问妙华莲:“是否因我是天生恶种,所以常常邪念丛生,注定会作恶?”

每每这个时候,妙华莲都会宽慰他,说什么‘身之孽非心之?孽’一类的话。空无不知听了多少遍,有?时会深思有?时不会,而最多时候他都会在听闻在心中道一句可笑。笑妄图渡邪神的天生佛了,也笑知恩不图报妄图堕佛的邪神。

相处时妙华莲有?千般姿态,空无最喜欢的,是他静坐参禅的时候。也并不是空无真听懂了那些呢喃似的禅语,其实他这?经文看起来像蚯蚓蝌蚪,听起来也叫人神乏眼困。不过?这?感知须有?一个前提,倘若念诵经文的人不是妙华莲。

空无最喜欢妙华莲静坐的时候了,因为那个时候妙华莲全身心都浸泡在所谓禅机中,无暇理会周遭一?。这便得以让空无放肆,可是如何放肆呢?

不过?是学来煎熬地狱中的饿鬼目光,以贪婪渴求守在食物身边,却不敢张开饥饿的嘴,只敢在一滴露水从菩提树滴落时,用拂去一根羽毛的力气抹掉对方脸上的水痕。满眼是撕扯啃咬的欲望,手上是珍之重之?的不可妄动。

那时候空无还不明白一个人怎会同时有这两种不同的情绪,只是觉得自已果然是天生污秽,尽是一?见?不得人的心思。若是妙华莲,若是妙华莲一定不会有?这种邪念。

空无与妙华莲应当是朋友,但一定不是知已,便如妙华莲不知空无心中窃窃,空无也不知妙华莲的动摇。他只知妙华莲总是不动如山,譬如见?他狼狈时、见?他吞噬恶鬼、见?他蒙昧无知时,

是下凡的佛,活着的塑像,水中没有初生亦永不凋零的莲。

何种意思?不过?是有骨有相,有?魂魄无血肉,知爱恨嗔痴而不沾,观世?情百态而无一念。只是到了这里,而不属于这里,而倘若想要将他留下?想要独占,就必然是痴念、邪念、妄念。

佛,岂是一个人的?

可空无不知道,妙华莲虽是千佛坛的一支金莲,生来就有?佛骨,可他至始至终都从不是真正的佛。

“何为佛?”

“渡一人为善,渡众生为佛。佛爱众生,不可有私。”

“我不爱众生。”空无听不到,妙华莲也有?这么叛逆的时候。

他心中是为完美佛了的妙华莲,曾在九重天上,向天道妄言。

“我心有?私,仅想一人,不配为佛。愿舍这身天赐佛骨与终生自由,换一人自由。”

空无只知道,他在妙华莲失约后独自去往人间,邪神出世得来无数正道追杀,而将他从人间打回地狱的人,正是许久未见的妙华莲。

他重新坠入的地狱的那一刻,向天上望,是妙华莲站在那个名为‘长生天’的男人身边,两眼相望,妙华莲透过来的目光仍旧是理解、包容、怜悯。

后来将空无镇压在忘川之?底,便是妙华莲的一根脊骨。

‘我身化枷锁,换他得以自由,放马山河。’

妙华莲明明是这么说的,却最终反而成了压迫空无的束缚。

作者有话要说:一段短小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