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 IMDB

      IMDB网站始建于1990年,当然,那时它还不叫这个名字。就和所有其他的硅谷IT创业故事一样,在开始的开始,一切都来自于兴趣。

  1990年10月17日,就职于惠普的程序员科尔·尼达姆向一个新闻组(早期论坛)上传了一个数据包,里面是他自己收集的电影的信息。

  很快,这个数据包又被转移到了万维网上,这位它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同为电影迷的早期网民们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甚至很多人愿意帮科尔做义工。

  于是乎,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到了96年的时候,他们的志愿者制度就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在商量过后,科尔们决定正式注册公司。

  尽管网站的流量越来越多,但就和其他早期的互联网项目一样,IMDB并没有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这让他们的经营越发困难。

  就在这个生死存亡之际,亚马逊从天而降。自此,IMDB终于补全了所有的短板,正式成为了互联网上的一号人物。

  而这时候,烂番茄等网站大学校园中打转,豆瓣更是要到2005年才会从襁褓中诞生。

  可以说,IMDB创造的可以由影迷为电影打分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好莱坞甚至是整个电影业。

  电影评论的门槛进一步地降低,人人都可以在任何电影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就和博客等网站带给他们的体验一样。

  《监狱风云》和《几近成名》都是被IMDB关注的项目,瑞恩也就顺理成章地拥有了自己的IMDB主页。

  “瑞恩·爱德华,197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长岛,父亲是艾萨克·爱德华,母亲是莉莉·爱德华。他是家中长子。”

  “瑞恩的外婆是中英混血,这为他带来了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和八分之一的英国血统。”

  “艾萨克是一名电气工程师,莉莉是一名艺术家。良好的家庭氛围令瑞恩从小就具备了理性的思维和对艺术的兴趣。怀揣着对表演艺术的渴望和追求,瑞恩于1993年前往纽约大学帝释艺术学院进修,并于1997年顺利拿到了学位。”

  “一年之后,这个在戏剧舞台上摸爬滚打的年轻人迎来了自己的机遇,顺利出现在了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舞台上…”

  瑞恩读着罗杰为他编写的个人资料,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些羞耻感。这些全部都是和他有关的事情,但看着这些描述,就像在说另外一个人一样。

  但不得不说,这件事情罗杰完成地很好。

  “我都快认不出自己了。”他笑着和罗杰说。

  “IMDB只是开始,你的博客也要尽快开通。”罗杰没什么邀功的意思,依然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我认为这些网站很快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传媒的传统战线相比,互联网还是一片新兴之地,如果能在上面搏出热度和关注,你的成名之路会事半功倍的。”

  瑞恩有些惊讶地看着罗杰。他身为穿越过来的,当然知道这些平台后来爆发出了什么样的能量,可在99年的现在罗杰就能有这样的认识,眼光不可谓不准。

  “博客全部由我自己来运营吗?”瑞恩问道。

  “在开始阶段,为了节省资金,也只好如此了。”罗杰说道,“顺利的情况下,等《几近成名》上线之后,你的知名度就会小有提升,到时候你的身价也不会停留在五位数了。”

  “到时候,我们再考虑专门请人来运营这些,顺便也解决你的助理的问题。”

  瑞恩摸了摸脑袋,“我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吗?”

  “你可以选择两条路线,亲民,或者高冷,我个人推荐你在开始阶段可以亲民一些,如果以后咖位提升可以逐渐向高冷转型。”

  瑞恩点了点头。亲民这些事情他还是懂的。

  互联网真的揭开了明星们一贯神秘的面纱。从前大家都是拼尽全力地装自己高冷,后来又生怕被人骂装逼,又开始拼了命地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