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 洪泰

    沉沉睡了一夜,一大清早的,许青云洗了个澡,刮掉脸上的稀疏胡渣子,精神抖擞的来到前屋酒肆吃早点。

要了一碗稀饭,六个鲜肉大包子,一碟小菜,坐在靠窗的位置,优哉游哉的。

正吃着早点,欣赏着柔然城的风土人情。一道消瘦的身影映入了许青云的眼帘,一名书生,风尘仆仆,背着一只竹制书香箱,让过一众巡逻的铁骑,跌跌撞撞的走入客栈。

一进客栈,书生松了口气,放下书箱,摸了摸袖口,面露为难之色。一看就是盘缠耗尽的穷酸。

江湖救急。

许青云招呼一声道:“这位兄台,这边坐,早饭我请了。”

书生闻言望了过来,咧嘴一笑,拱了拱手,提着书箱走到近前,在许青云对面坐下。

书生容貌俊美,只是脸色苍白至极,像是大病初愈一般。

许青云唤来小斯,照着自己的分量,再上一份。

书生执儒生之礼,道了声谢,对许青云道:“这位兄台,萍水相逢的,能急人之所急,是为大丈夫啊。在下姓洪单名一个泰字,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许青云。”许青云微笑着抱拳还礼。

“青云,好名字,青云直上,凌云之志。”洪泰称赞道。

“洪兄过誉了,名字是父母给的,好与不好都要用着,见洪兄行色匆匆,是游学还是?”许青云问道。

“洪某出生偏远山村,仰慕中原文化,去年家中双亲已经过世,守孝一年后,便负箕远游,准备前往中原大夏王朝,寻一书院,研究经典,若学有所成,不枉此生啊。”洪泰侃侃而谈。

许青云静静的听着,并没有察觉出洪泰言语中有什么漏洞,当下道:“巧的很,在下也是南下,不如结伴而行?”

洪泰面露为难之色道:“许兄,你也看到了,我刚到这柔然古城,便已经盘缠耗尽,如果与兄结伴,岂不是吃起了白食,不妥不妥。”

许青云微微一笑道:“那有什么?当我先借给你的。等到了中原,你想法子再还我就是了。”

“这样啊......”洪泰有些心动。

“再说了,洪兄形貌俊美,满腹经纶,沿途就是替人写写书信,拟个状子什么的,还愁没有进项?”许青云调侃道。

“这个注意好。”洪泰一拍大腿。“许兄心思敏捷,这一层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不说了,不说了,赶紧吃吧,不够再添些。”许青云心中好笑,什么书呆子,这就是书呆子。

吃完早饭,许青云为洪泰代付了房钱,待洪泰安置妥帖,二人便联袂走出客栈,到城中走一走。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地风土人情里面也有学问。”见洪泰兴致不高,许青云说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洪泰品味着许青云的话语,点了点头道:“许兄也是读书人?”

“什么叫我也是读书人?”许青云心中腹诽,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是一个粗鄙的武夫了。“略读过几本书,因家中贫苦,支撑不住我这个大老爷们只读书,不干活,所以另谋出路,南下大夏,看看能不能做点小生意什么的。”

对于许青云的胡编乱造,洪泰不以为意,轻轻一笑。说话间,二人来到一座勾栏,勾栏乃听曲消遣之地,对于男人都有莫名的吸引力。

许青云不置可否的向勾栏里走去,洪泰想矜持一番,不过还是苦笑的跟了上去。

二人找了个角落坐下,要了一盘瓜子,两杯清茶。

台上的戏子唱的是当即陛下剑斩幽冥大尊的戏码。

许青云听得津津有味,洪泰却是兴致缺缺,不以为意。

到了晌午时分,二人走出勾栏,许青云逮住一个路人问道:“这城中有么有什么地方是消遣的好去处?”

路人一脸嫌弃的看着许青云,洪泰也是皱了皱眉。

大白天就想寻花问柳,不大合适吧。

见许青云认真的模样,路人无奈,敷衍且讥讽的道:“香翠楼就在前面街角,不过是销金窟,英雄冢,你们敢去么?”

许青云一把推开路人,怒道:“指路就指路,叽叽歪歪的干什么?”

路人嗤笑一声,便不理会许青云的粗鄙,径直走了。

许青云对洪泰道:“洪兄,想不想见识见识?”

洪泰吃的用的现在都要靠许青云,吃人的嘴短,只有点了点头。

许青云道:“青楼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却也是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大幽王朝逢此大变,难道你就不想知道知道这大幽王朝现下的境况。”

洪泰闻言眼中明亮,道了声:“也好。”

大幽王朝虽地处幽州以北,但是对于中原文化是崇拜得不行,不管是朝堂之上的清贵还是寻常百姓都有附庸风雅的习气,就连青楼的布局也和中原一致。

一方宽大的戏台落在一层正中,戏台前方的廊庭里错落有致的摆着桌椅,供客人欣赏之用,戏台后方一道宽阔的木阶一分为三,通向二楼,二楼各闺房才是真正的行乐之地。

今天许青云和洪泰运气好,正赶上香翠楼花魁如霜姑娘在台上独奏琵琶,唱着凄婉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