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四章 新进坊丁

    就在当朝神皇最宠爱的妃子和皇女讨论许青云的时候,作为荣华坊新进坊丁许青云已经走马上任了。身为坊丁,也就是一个临时工,没有正式编制,身兼城管、治安两项最主要的职责,许青云对于这个身份没有任何的不适应,在前世,作为一个文弱书生,见到威风八面的城管和民警,内心还是有些敬畏的。不成想自己一下子成为了自己曾经敬畏的人。

郎大和申二正在向许青云面授机宜,说些身为坊丁应该注意的事项,并亲切的称呼许青云为许三。

坊正杨乐山的家就是办公室,郎大申二许三三人已经在院外等候多时。室内,杨乐山一脸凝重的盯着手中的文书,今日荣华坊接到京兆尹府的最新任务就是对所有坊内租住户进行一一盘问,对所有形迹可疑的人物上报给京兆尹府。以杨乐山的经验来看,神京之中应该是出了大案,而且没有线索,所以必须一一排查,用这种最笨的也是最有效法子来查案。

杨乐山将文书收入怀中,正了正衣衫,从墙上取下佩刀,挂在腰间,推门而出。

郎大和申二二人见杨乐山腰间挂着许久不带的佩刀,心中哀嚎不已,每逢大事,杨乐山都有带刀习惯,不是郑重其事,而是杨乐山认定事情比较棘手,自然而然的郎大和申二就必须劳累一番。

杨乐山走到三人面前,抖了抖袖子,双手负后,向许青云突如其来的问了一句道:“你教刘寡妇做豆腐脑,有没有得到什么便宜?”

许青云一阵头大,指着天道:“天地良心,我是见她孤儿寡母的,想帮衬一把而已,坊正不也是这么做得么?”

杨乐山老脸一红,正色道:“我没有其他意思,这豆腐脑却是不错,好吃,你小子还是有一套的啊。”

许青云不置可否的耸了耸肩。

一旁的郎大和申二东张西望,不参合。

杨乐山神色一阵,从怀中抽出文书,郑重其事的道:“京兆尹衙门里下了文书,命令我们在两天内必须对坊里面的所有租住户以及客栈、酒楼、青楼、勾栏都要盘查一边,时间紧,任务重,而且有危险,你们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完成任务是必须的,但是安全第一,懂不懂?”

郎大和申二连连点头。

许青云也是微微一笑,见惯了为了自己升官发财不顾忌下属感受的官僚,杨乐山的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先保护好自己,这种上司还是比较人性的。

三人除了大门,远远见到吴刘氏早点摊前排成长龙的队伍,杨乐山一阵无语,看了一眼若无其事的许青云,摇了摇头,带着三人走街串巷去了。

吴刘氏忙碌间,瞥了一眼身负长刀,腰挂酒壶的许青云,便收回了目光,自从这被许青云命名的豆腐脑的一出世,自家的生意可谓火爆异常,自然而然的收入也翻了好几番,母子俩的日子也过的红火起来。这一切,吴刘氏自是对许青云感激不尽的。

整整一个上午,四人走遍了近三成租住户,正中午的,四人一道来到一处勾栏之中,略作休息。待老板亲自上了酒菜,四人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般将一座酒菜消灭干净。杨乐山剔着牙,对着许青云道:“听闻京城中在传送一首《爱莲说》,是你所做,此事当真?”

郎大和申二也是直起了身子,看着许青云。

许青云点了点头。

“啪”杨乐山一拍大腿,笑道:“嘿嘿,以后谁他妈说我们是粗人,老子第一个不服。”

郎大和申二嘿嘿傻笑。

许青云笑道:“也没什么,诗词一道,只能做消遣,但是作为我们维护一方平安,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此话一出口,杨乐山乐开了花,满脸褶子拧在一起,很是开心。自古文人最是看不起自己这种底层粗鄙武夫,对于维护一方平安的坊正坊丁更是懒得看一眼,但却在许青云的口中,自己等人从事的工作好似很有意义,比之诗词歌赋什么的实在。虽说许青云自诩自己也是武夫,不是正经意义上的文人,但是这话说得让人舒坦。

郎大道:“许三说得在理,诗词歌赋再好,那也是他妈的给达官贵人听的,老百姓忙生计,想的是安居乐业,哪有那功夫吟诗作对的,是也不是,所以说我们干的事情是实在事。”

申二接道:“是是是,就是这么个理,老子以前想得到,说不出来,今天许三说得就是我一直想说的。”

杨乐山道:“你们能这么想,是最好不过了,这天下虽然是神皇陛下的,我们尽忠职守,最好本分事,即对得起陛下,也对得起老百姓,更对得起自己。”

许青云听着,心中甚是欣慰。

就在几人闲聊之时,勾栏里进来两人,一老一少,老者勾着腰,大热天的双手拢袖,耷拉双眼,青年一身白衣,双手复后,风流倜傥,顾盼之间神俊异常。

二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青年时不时的向窗外看去。

杨乐山见了,当下丢给郎大一个眼神。

郎大会意,道了声:“哎哟,肚子痛,去趟茅房。”便起身从后门出去。

耷拉着双眼的老者耳根微微一动,闭上了双眼。

青年向许青云方向望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