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4章 联信社飞鹰 下马威

      1950年1月2号,星期一。

  雷洛灰头土脸的从黄大仙警署走了出来。

  今天临时请假,被肥佬德狠狠训了一顿,还好准了假,不然这顿骂算白挨了。

  九龙仓码头,位于九龙尖沙咀西部海岸。

  由九龙码头及货仓有限公司与怡和洋行于1886年设立,为40-60年代九龙最大规模的码头。

  可惜,九龙仓码头的辉煌仅仅持续到1970年,随后被葵涌货柜码头取代。

  不过,现在的九龙仓码头,可谓全西九龙最热闹的地方,人山人海,望眼看去一片人头海洋。

  同时,码头的空气不太好闻,除了鱼腥味外,汗流浃背苦力的臭汗味在九龙码头上空飘荡。

  幸好,不时刮起一阵海风,卷起异味飞向远方。

  上午,8点15分。

  雷洛乘坐巴士来到九龙仓码头巴士站。

  刚刚下车就有几名十一二岁的孩子,一边嬉戏,一边追逐打闹,仿佛无意间撞了过来。

  雷洛冷哼,一脚将接近的少年踹倒在地:“MD,敢动差人,做生意到别处,否则抓你们去差馆!”

  别看这些孩子年纪不大,实际上人家在九龙仓码头混得日子可能才是最长的。

  一帮扒手,专门盗窃旅客或者商户钱财的小偷。

  虽然有的码头,社团会严厉管控扒手。

  奈何小偷太多,九龙仓人流又大,得手后早就跑的没影了。

  加上扒手背后大多数有社团支持,导致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小偷不动他们的客户,社团就懒得理会。

  “阿sir,对唔住,认错人,我们马上走!”

  领头的扒手少年见碰到硬茬子,急忙道歉,然后带着人消失在人群中。

  瞧着他们跑到别处,雷洛收回目光,朝着三号码头快步走去。

  九龙仓三号码头的船队,来自东南亚。

  在这里,能看到许多皮肤黝黑的马来人和菲律宾人,以及少数洋鬼子。

  此时的九龙仓三号码头,氛围显得有些凝重,

  码头的边缘,两帮人相互对峙,人数高达两三百人。

  雷洛见状皱了皱眉头,扒开围观的人群,拉住一名打着补丁的人道:“兄弟,你们是调景岭来的嘛!”

  “没错,怎么了?”

  雷洛闻言,笑着道:“能否麻烦你帮忙递个话给敬山兄,就说雷洛来了。”

  “什么,你就是雷洛!”这人看着面前年轻帅气的青年,惊讶的说道。

  住在调景岭的人中,韩敬山的军衔最大,人望极高,许多人都听他的。

  雷洛帮忙安排八十五军的人去码头做苦力,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

  几天的功夫。

  调景岭有关雷洛的事情,成为近几天茶余饭后的话题,狠狠赚了一波名声。

  “恩人,原来是你,多谢你帮我们揾工!”

  正说着,他突然大声喊道:“恩公雷洛来了,大家腾个地方出来,让恩公过去。”

  雷洛目前在八十五军中非常有名。

  前面的人听到他来,一个传一个,人群中央分出一条通道。

  雷洛表面不骄不躁,心里却乐开了花,佯装谦谦君子,边走,边拱手回礼,尽显一派枭雄本色。

  “过奖,过奖,雷某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