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章 敢为天下先支持)

    嬴子青想到的方法其实也不难。

    甚至后世很多人都听说过。

    那就是摊丁入亩!

    简单点说,在清朝雍正之前,华夏大地的封建王朝,一直实行的都是人头税。

    即按每家每户的人口收税。

    乍一听好像没什么,很合理。

    但是要知道,同样的三口之家,一家有百亩粮田,吃喝不愁,另一家却只有薄田三分,食难果腹。

    但两家要交的税却是一样的!

    这才是从古至今百姓生存困难的根本!

    红薯这种高产量的作物或许能借一时之急,却无法解除根本隐患。

    清朝虽然在华夏文明的历史看起来费拉不堪,但只有一点是做的很好的。

    那就是通过摊丁入亩,将人头税摊进了田税,通过每家拥有的田地多少交税,减轻了贫苦农民的负担。

    加红薯、土豆在那时引入华夏并大规模种植,缓解了粮食不够的危机,这才让清朝的人口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

    清朝山西布政使高成龄在奏折中曾说:“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

    这句话,几乎就是华夏贫农数千年来的写照。

    富者愈富,穷者恒穷!

    嬴子青自然知道,此策一出,必然招致权贵阶层、富商富农的猛烈反扑。

    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但他也有自己的底气。

    那便是嬴政!

    这位华夏大地的祖龙,有着超乎后世任何一任帝王的气魄和权势!

    与其说嬴政是大秦的皇帝,不如说大秦是因嬴政一人存在!

    一人即一国!

    嬴政之所以迟迟未立储君,正是因为后代中无法找出一个能让大秦士族、军伍、百姓都承认的人。

    他怕自己的继任者压不住这些老臣、权贵,让好不容易统一的华夏大地再度分崩离析。

    如果嬴政支持,那么此事就再无难题。

    他也相信,嬴政不会拒绝。

    毕竟这对大秦百利而无一害。

    摊丁入亩,既能缓解底层民众生活困难的窘境,还能加大对富人、权贵的征税,充盈国库。

    即拿了名声,也拿了好处。除了会得罪那些权贵士族,没有任何害处。

    嬴政会怕那些士族权贵吗?会的话他就不是嬴政了。

    这大秦,是他大秦人的大秦,也是他嬴政的大秦!

    “好,说干就干,明天和父皇谈谈这事吧。”

    时间一闪而过,第二天的朝会,气氛显得有些微妙。

    嬴政的目光时不时地扫过嬴子青,眼神里看不出喜怒。

    而得到了消息的赵高和胡亥,则是心中冷笑、窃喜。

    他们以为嬴子青,已经因为昨日的一番妄言,而被嬴政难看掉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嬴政此刻想的是,若是那红薯的产量为真,那对大秦岂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但若是假的,自己要不要惩罚嬴子青呢?

    按照法理,嬴子青这算是欺君之罪,可是大罪!哪怕是无心之举,也难逃罪责。

    但按照私心来说,嬴政并不想为难嬴子青,只是想敲打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