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0章

    货架、石磨等东西搬回铺子后,他们就开始准备做一些放的时间长的饼干、锅巴等小食。

    陶傅去镇上买了大烤炉和鞭炮回来,只是这趟回来,陶傅告诉袁柳臻他们手上的银钱已经不足一两银子。

    袁柳臻听后依旧很淡定地用毛笔在手指细的木条上写字,并且告诉陶傅,“阿傅,不用担心,我已经想到开张的活动了。等现在这批小食卖完,很快就会有银钱了。”

    袁柳臻想着开张当日,发木条给街上的行人,一块木条相当于一张优惠券,可以抵一文钱。之前他们在镇上卖这些小食,除了兰月客栈外,卖这些小食他们是独有一家,每半月还会推出新的小食,经过半年的经营,在镇上算得上小有名气,到时候他们再把这些优惠券分发下去,相信会有不少客人争相过来购买。

    其实在他们卖小食的这段时间,也有不少摊贩模仿他们做的小食,但无一例外,都没有陶傅做的好吃。

    也有人眼红他们生意太好,找他们麻烦,有兰月客栈的关系在,沈兰月总是愿意帮他们解决这些小麻烦,导致他们在里唐镇卖小食卖的更加顺利。

    袁柳臻一早吃过早食后就在写木条,写到现在手酸软都没停下来,他准备写一天木条,明日开张的时候去门口及街头分发。

    陶傅带着蛮大叔、李娘在后院忙活一天,他则在开间前面原来掌柜留下来的收钱台子上写了一天的木条。

    这些木条都是陶傅帮他赶制出来的,有普通木头做的木条,也有竹片做的木条,都是手指大小的长条,方便携带,他在上面画了淘小食的logo和阿拉伯数字,这样把木条回收回来可以再次利用,他设计的淘小食的logo很简单就是简笔画的小人,嘴里叼着一根辣条,小人的原型是参照陶傅身板做的Q版模样,看起来痞痞贪吃的样子是为了画的有趣一些。

    陶傅看到袁柳臻画的木条时只觉得有趣,但没看出来那木条上画的是自己,袁柳臻自然也不会特意跟陶傅说。

    晚上吃饭的时候,袁柳臻才停下写了一天酸软的手,正好陶傅和蛮大叔、李娘也把明日开张要卖的小食都准备好了。

    他们做的小食是以往赶三个街市的量,要是能全部卖完,他们一天就可以赚上十两银子。

    吃过饭后,他们睡的比较早,明日一早开张比较忙,袁柳臻和陶傅也没有练剑。

    陶傅知道袁柳臻有身孕后是不支持袁柳臻练剑的,但袁柳臻觉得身体没什么异常,练剑也可以强身健体,应该和胎教差不多?

    为此,陶傅去镇上的药铺特意询问过大夫,大夫告诉陶傅哥儿怀孕后只要按时服用安胎药,其他和男人无异,不用像女人一样那么小心,正常下地干活都可以。

    陶傅知道后才放心袁柳臻跟他一起练剑。

    竖日淘小食开张,蛮大叔和李娘、小蛮忙活着把昨日做的辣条、辣片、泡芙、各种类型的面包、饼干一一摆在货架上。

    袁柳臻则是把蛮大叔定制好的牌匾拿出来,在“淘小食”三个字左边画了一个大大的logo,那logo的小人憨态可掬,看起来特别可爱,一眼就可以看到,非常有辨识度。

    袁柳臻画小人的时候,陶傅就在一旁看着,觉得很有趣,就多看了一会儿,只是袁柳臻画完,他还没有意识到这小人画的是他。

    袁柳臻画好logo和陶傅一起把匾额挂在门前,然后把开间门大开,两人一人拿了一个火折子分别点了一串鞭炮,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两人连忙跑进开间。

    鞭炮声引来不少人的注意,不少人聚集了过来,知道是新铺开张,有些好奇的还凑过来看看卖什么东西。袁柳臻和陶傅一人提了一个装满木条的竹笼来到门口,向聚集过来的人发起了木条,袁柳臻边发木条边对周围人说:“今日淘小食开张,这是分发给大家的优惠券,可以抵一文钱,凡是进店买小食,都可以用这木条抵一文钱,无论买什么东西都抵一文钱。大家可以进去看看。”

    忙活摆放小食的李娘也出门招呼大家进去买小食。不少人买过他们小食的人,见过他们,知道他们在这里开铺子还分发可以抵扣一文的木条后赶忙凑了过来。

    袁柳臻笑着说:“开店第一天,每人可领三个木条,每次只能使用一个木条,每个木条抵一文钱,没用过的木条可以随时过来买小食抵一文钱就可以。”

    袁柳臻高声宣传的声音引起了刚要出门的沈兰月的注意,之前袁柳臻买下兰月客栈对面的铺子他知道,也知道袁柳臻铺子今日开业。他听到袁柳臻的声音,出门一眼看到对面铺子的匾额,看到匾额上的小人后,瞬间被惊艳到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有趣的图案,那小人的模样和他接触的画作画法很不一样,让人一眼能够记住。再看匾额上写的“淘小食”三个字,与憨态可掬的小人相对应,一眼让人能够记住,让他不得不感叹袁柳臻在经商上的头脑和才华。

    沈兰月直接走向分发木条的袁柳臻和陶傅,跟两人打招呼道:“阿傅,臻臻,开业大吉,恭喜恭喜!”

    袁柳臻看到沈兰月,走过去,直接把三根木条递给沈兰月说:“谢谢兰月,今日开业,要是有想买的小食可以进铺子买哦。”

    沈兰月接过袁柳臻递过来的木条,看到木条和匾额上一样的小人和不知道什么的符号,有些疑惑道:“臻臻,这是你画的吗?”

    “对,是我画的。”袁柳臻笑着回答。

    “这小人画的很不错,看起来就很特别,让人一眼能够记住,还有这小人下面的是什么符号?我好想不曾见过。”

    袁柳臻笑着解释,“就是这个木条的标识,回收重新利用起来比较方便。”

    “原来如此。那这个木条可以抵一文钱,臻臻分发这么多木条不怕亏吗?”沈兰月询问。

    “开业的活动,又不是每日都有。”袁柳臻笑道。

    一旁不少人听到这活动不是每日都有,都招呼认识的人过来领木条了,不管他们买不买,先领了再说,以后想买了可以随时抵一文钱多划算,五文钱的东西到时候直接只付四文钱,怎么想怎么划算。一传十,十传百,不少人都过来领木条,袁柳臻和陶傅看到不少人凑过来领木条,满脸都是笑意。

    沈兰月见袁柳臻和陶傅比较忙,就跟袁柳臻和陶傅说晚上过来,又恭喜道贺一番才离开。

    袁柳臻和陶傅一边站在门口给不断聚集的人分发木条,一边招呼往来的行人进铺子买小食。

    今日正好街市,来镇上的人不少,他们招呼完一拨人,又来了一拨人,等他们把几波人招呼走,袁柳臻跟陶傅说了一声,两人就去街头分发木条,陶傅不放心袁柳臻,总是在距离袁柳臻不远的地方分发木条,并且宣传他们已经在镇上开了铺子名字叫“淘小食”,在兰月客栈对面,看到和木条上小人一样的铺子就是他们新开的铺子。

    他们还专门去经常推销的街头以及之前卖小食的地方分发木条。

    袁柳臻写了一整天的木条,差不多两千多个木条,他们用了两个时辰才发完。

    发完木条,等两人回到铺子的时候,发现铺子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铺子门口排起了很长队伍,两人赶紧挤进去给蛮大叔和李娘帮忙。

    进入铺子时蛮大叔和李娘已经忙得脸色通红,小蛮在一旁也是忙得抬不起头。

    两人进去后,缓解了蛮大叔他们的压力,一人招呼客人购买小食,一人给客人结算。

    陶傅很吃惊袁柳臻分发木条会有这样大的效果,拿到木条的人几乎都在铺子中买了一些小食,大家热情高涨,似乎觉得错过这次机会不会有这么好的事情一样,袁柳臻看到这些水泄不通排队买东西,排队结账的人一点也不意外,二十一世纪有的店卖东西排队可比现在夸张多了。

    袁柳臻进入店铺后就负责结算银钱,他还是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统计,结算比蛮大叔快多了。

    在他的结算下,很快排队结算的人就少了不少。

    上午分发完木条后就一直有人进入铺子买小食,下午卖了没多久,他们准备的所有小食都卖完了,一些拿着木条的人过来见小食都已经卖完有些遗憾,袁柳臻连忙跟他们说可以随时拿着木条过来买小食就可以。一些没拿到木条的人过来店里发现木条已经发完,有些遗憾,袁柳臻也是告诉他们以后有节日时都会有优惠活动,到时候可以随时关注,分发木条时会提前通知。他们知道以后还有优惠活动后,还是有些遗憾这次没能领到木条,但也因此知道了“淘小食”这家卖小食的铺子了。

    他们忙活大半天,把所有东西都卖完,蛮大叔、李娘皆是不可置信,他们之前赶街市,根本就没有这么多人,今日这么多人,他们险些应付不过来。

    现在所有小食都卖完了,他们兴奋的感觉还没缓过来,看到陶傅和袁柳臻更是激动的说今日人好多,以后要是都这么多人就好了。

    袁柳臻知道这种情况是因为木条这个优惠券产生的作用,以后要想还像现在这么多人,必须得时常推出新品才行,他笑着对蛮大叔和李娘说:“今日开业,自然来的人多一些,不过,以后我们源源不断推出新品,肯定还会吸引不少人。今日辛苦蛮大叔、李娘,还有小蛮了,大家好好休息,等晚上了,我们该准备明日的小食了。”

    “好。”蛮大叔、李娘、小蛮都很高兴,他们现在兴奋尽头还没过,也不想休息便跟袁柳臻和陶傅说了一声去镇上逛逛,说完就离开了。

    铺子里只剩下袁柳臻和陶傅,袁柳臻一边记账,一边和陶傅招呼进来跑空的客人。

    袁柳臻记账的时候对陶傅说:“阿傅,我算了一下,我们今日净赚十一两银子,后面几日人应该会多一些,再后面可能人会一点一点变少,到月末应该差不多能攒一百多二百多两银子,我们月末再回县上吧。”

    “好。”陶傅应声,“听你的。”

    “这一月我们需要安顿一下,小食的的做法可以跟蛮大叔和李娘教一教,这样等我们离开镇上,铺子也可以正常开,我们离开时可以雇几个伙计给蛮大叔和李娘打下手。”袁柳臻的计划是,攒钱到月末,在这期间陶傅可以把做小食的手艺跟蛮大叔和李娘教一教,顺便他们研究几个赚钱的饭谱,为以后开饭铺做准备。到时候等他们离开镇上,蛮大叔和李娘也可以照常开铺子卖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