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九章 楚文王伐申(一)

    1.

    周王室救卫未成又一次失去王威,中原之事已经形成强势天下。诸侯惧霸主而不惧王室公理。过去是郑庄公独霸中原,但是郑国几经易主,而且仍在二主逐鹿之中,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风。而齐襄公以其父齐釐公所坚守的实力基础上,加之他即位后用其残酷与凶悍手段,杀戮两国国君吞并纪国、号令诸侯而积聚独霸中原的力量了。

    只是中原诸国还没有意识到,南蛮世界里已经闯出了一只猛虎。这只猛虎左右撕咬,已经将南方地域,扩为己有,虎视眈眈地面相中原了。这就是楚国。

    而且各诸侯国并未真正看清楚楚国的真实面目。它不仅不把周王室的天理放在眼里,更无视于各诸侯国的常綱。在各诸侯国还在是不是能赢得周王室分封更高的爵位之时,楚国已经在熊通时期一跃为王,敢与周王室齐肩。事实上楚国已经挑战了所有诸侯国的尊严,只是中原诸侯仍在自己生存空间里厮杀苟活,还没有那么大的格局去考虑更多。

    楚武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03年)春天,巴国派遣韩服向楚国报告,请求和邓国友好。楚武王派遣道朔带领巴国的使者到邓国说和。实际上巴国知道楚武王内室是邓曼也是邓国国君的女儿,和邓国示好原本可以直接找到邓国国君,而绕道楚国报告楚国国君也是讨好楚国,当然也是附庸国必须谨慎从事的选择。其实对周边的国家唯有邓国还是独立的,依仗与楚国的接亲,而不受其他国家的欺负,但楚武王却有一种不吞之而不快的心理。但也是看着是联姻国,而没有理由下手,当巴国想与邓国友好却感觉给自己带来了一个找借口的机会。前面楚武王派好了讲和队伍,后面却派出了另外的队伍暗中跟踪伺机行事。

    邓国南部边境的居住着鄾(yōu)地人但属于邓国领土,却鞭长莫及。跟踪的队伍就选择了这里突然对讲和的队伍袭击,并掠夺财礼,杀死道朔和巴国的使者。

    邓国得知此事赶紧禀报楚武王,熊通大怒,说邓国无视楚国,胆敢冒犯来使,杀死巴国与楚国的使臣而假作不知。不惩罚之难以平天理。可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于是楚武王派遣薳章当邓国国君面责备谩骂邓国,邓国国国君有口难辩,但对强加之词拒不接受。这年夏天,楚国派遣斗廉率领楚军和巴军包围鄾(yōu)地。邓国的养甥、聃(dān)甥率领邓军救援鄾(yōu)地。邓军三次向巴军发起冲锋,不能得胜。斗廉率军在巴军之中列为横阵,当与邓军交战时,假装败逃。邓军追逐楚军,巴军就处于他们背后。楚、巴两军夹攻邓军,邓军大败。鄾(yōu)地人黄昏后溃散成为楚国占领地。

    公元前701年,也是楚武王四十年。楚国的莫敖(官名)屈瑕打算和贰、轸两国结盟。郧国人的军队驻扎在蒲骚,准备和随、绞、州、蓼( liǎo)四国一起进攻楚国军队。莫敖屈瑕担心此事难以成功。来征求斗廉的意见,想听听他的想法。

    斗廉说:“郧国的军队驻扎在他们的郊区,一定缺乏警戒,并且天天盼望四国军队的来到。您驻在郊郢来抵御这四国,我们用精锐部队夜里进攻郧国。郧国一心盼望四国军队,而且依仗城郭坚固,没有人再有战斗意志。如果打败郧军,四国一定离散。”

    莫敖屈瑕说:“为何不向君王请求增兵?打有把我之仗。”

    斗廉回答说:“军队能够获胜,在于军士的士气,团结一致便可战无不胜,而不在于人多。商朝敌不过西周,这是您所知道的。整顿军队士气而出兵,不要增什么兵。”

    莫敖说:“那就占卜一下,看有多大胜算把握?”

    斗廉回答说:“占卜是为决断疑惑,没有疑惑,为什么占卜?”

    于是就在蒲骚打败郧国军队,终于和贰、轸两国订立盟约回国。

    公元前700年,楚武王派兵攻打绞国,军队驻扎在南门。绞国人十分警惕,大兵驻守南门,紧盯着楚军动向。

    屈瑕拜见楚武王,对楚武王说:“绞国地小而人轻浮,轻浮就缺少主意。请对砍柴的人不设保卫,用这引诱他们。”

    楚武王听从屈瑕的意见。绞军俘获三十个砍柴人。

    第二天,绞军争着出城,把楚国的砍柴人赶到北面的山里。他们还以为楚军在南门准备攻城。

    其实此时的楚军已经坐等在北门,同时在山下设有伏兵。当绞国大兵打开北门并送几个砍柴人进山的时候,路上遇到了楚军的埋伏,而且楚军从北门而入,大败绞军。强迫绞国订立城下之盟。从此绞国成为附属国。而楚军得胜回国。在进攻绞国的这次战役中,楚军分兵渡过彭水。罗国准备攻打楚军,派遣伯嘉前去侦探,这个伯嘉三次遍数楚军的人数。对楚国的兵力做到心中有数,为防御楚军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699年春天,楚武王派屈瑕率军攻打罗国,斗伯比为这个楚国莫敖送行。

    回来时,对他的身边的御仆说:“屈瑕一定失败。”

    御仆不解斗伯比话从何来。就问他:“令尹怎么知道莫敖一定打败仗呢?”

    斗伯比说:“你没看到屈瑕走路把脚抬得很高,表明他的心神不稳定。心神不定必然要打败仗。”

    御仆又问:“那该怎么办呢?”

    斗伯比说:“换将或增兵。”

    于是令尹斗伯比进见楚武王。

    “臣送莫敖大人出征,见他心神不定,此一去必败无疑,臣请君王为其增兵,可以尾随其后,作为增援。君王一定要增派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