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章 西秦猛虎(二)

    二、

    秦非子创造了先秦基业,在位三十年。把秦地经营的井井有条,作为周王室的附属部落,秦非子一点不敢怠惰,一生当中有如养马一样精心敬业,使得秦地子民逐渐过上了安稳的日子,经济实力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当秦地的首领传到秦非子的曾孙秦钟这里的时候,正赶上周厉王时期。

    周厉王继位后,贪图财利,重用更加贪婪的荣夷公,对百姓进行残酷搜刮,使得百姓怨声四起。

    一个叫芮良夫大臣前来谏言:““王室恐怕将要衰败了!那荣夷公喜欢独占财利,却不知道如此下去却是要大祸临头。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而有人想独占它,那么祸患就多。天地间生成的一切事物,人人都可以分享,怎么能一人独占呢?一人独占必然招致天怒人怨,却不知防备大祸患。荣夷公用财利来引诱陛下,让陛下不考虑芸芸众生,陛下您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吗?作为君王,应该开发各种财物分发给上下群臣百姓。使天神、民众和万事万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还要每天都须小心警惕,恐怕招来怨恨。”

    周厉王听得不耐烦,就向芮良夫挥挥手,希望他住口,大喝到:“走开!”

    这个芮良夫却执意说下去:“陛下继承了文王、武王的基业,而陛下的执政大臣却行事昏昏又无所顾及,导引君王于不仁不义之中。独占其利、作威作福,就像聚集黑云,酝酿暴风骤雨的一般,百姓将不堪忍受,就会引起国家的骚乱。国家的安定或混乱确实在于君王与执政大臣的的行为。古人希望多多听取作为鉴戒,不听就不会知道。你虽然听了,你也知道了,可是不改变你的想法,也就难了。陛下为百姓消灾,百姓就会拥戴。如果祸害百姓,就成了百姓的仇人。君王不行善事,百姓就不认他为君王,只能心中怨恨他。虽然说百姓孤立无援、一贫如洗,但他们多到十万、百万,有如大海,而你君王一人有如一叶小舟而已。如此下去君王的大祸就要临头了。”

    周厉王是在听不下去了。就命令左右将芮良夫赶出去。荣夷公赶紧招呼朝堂外的侍卫们进来赶走芮良夫。

    因为老百姓到处都在议论周厉王的贪婪残暴,流言蜚语就传进周厉王的耳朵,于是周厉王便花重金从卫国请来一个巫师,据说这巫师不管距离多远都能听到谁在讲周厉王的坏话,而且被他抓到的都是重刑,轻则刖刑,重则砍头。而且这巫师神出鬼没,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凡是被他抓到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于是百姓不敢交头接耳,甚至熟悉的人走到对面也不敢说话了。

    周厉王得以地对召公虎说:“怎么样,现在没有人敢说我的坏话了。”

    召公虎提醒他:“堵住人们的嘴巴比堵住湍急的河水还可怕。堵住了河流总有一天会爆发。而堵住人的嘴巴爆发起来会更凶猛。”

    召公虎苦口婆心劝说周厉王,周厉王只顾自己的得意,听不进别人的劝阻。

    周厉王的苛政终于引起了百姓的愤怒,无法生活下去的百姓拿起手中的农具扑向王宫,他们的愤怒如同咆哮的大海,周厉王望风而逃,只身逃到了一个叫彘地的地方,并最终终老在那里。

    周王室处于长时间的乱局之中。周王朝的周边的戎狄开始肆无忌惮入侵周地,周王朝无力阻止反击,周王朝的子民以及百姓生命财物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就在犬戎猖獗的时候。秦钟所率领的秦非子封地的百姓,面对强势戎狄,奋力反抗,勇敢拼杀,有力地捍卫了秦地的尊严,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的子民。而属于老秦人寄居的西犬丘的大洛宗族就不那么幸运了。戎狄大举侵入不仅掠夺了那里的女人孩子和全部财产,而且杀光了那里的所有男丁,申侯寄予重望的大洛的嫡传家族在这个灾难时刻出现了毁灭性的打击,整个西犬丘被灭族了。秦钟得知戎狄杀入西犬丘,老秦人惨遭涂炭的消息,亲率族人援助,当秦钟率大队人马赶到大洛宗族的栖息地时,西犬丘已经被戎狄所灭,秦钟所率的队伍只是赶跑了戎狄,对族人已经是无助了。但秦钟的胆识与作战能力让周王室深感敬佩。

    周厉王死后,结束了周王室有召公虎、周公定主持下的“共和”时代,太子姬静即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周宣王。鉴于秦钟的勇敢与抗戎功绩,周宣王封秦钟为朝廷大夫。这就是秦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周宣王继续命秦钟讨伐西戎,周宣王希望能利用秦人这只猛虎来遏制西部戎狄这帮恶犬。于是秦钟率自己的部族亲兵开始征战在讨伐西戎的路上。秦人在秦钟的率领下,历经百战,成为周王室西部的一只横卧西陲的猛虎,让西部戎狄心惊胆战。由于秦钟所率领的族兵英勇无畏、一路西征,战绩卓著,为周王室征服西戎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西部戎狄如狼群一样在西部星罗棋布,秦钟的一生没有杀尽戎狄,自己还是在大规模的厮杀中不幸死于讨伐西戎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