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章 崇明寺

      入了十一月,四处皆是寒意。

  初晨清凉,暖阳徐升。

  翠竹叶尖的霜寒渐消,凝成清露,勾起一弯珠光,映着寺宇长阶上往来的香客善信。

  两面山峦相逼,夹着宽阔山门。杏黄的旧色砖墙内,古柏耸立,香火弥漫,木鱼声声。

  蓦地钟声悠响,惊起三两只小雀,衬得殿内愈发静寂肃然。

  位于城郊的崇明寺,今日的香客依旧往来络绎不绝。

  一驾马车缓缓驶至山门前。

  见着马车精致的雕纹,皆知来人权贵,纷纷避让。

  毕竟盛京城脚下,这些个人家,又有几个惹得起。

  车轿一停,车前小厮轻撩帷幔,一位老者和一位青年便现于眼前。

  老者满面含笑,双目奕奕,仿佛面前的寺宇闪着金光,一下便能实现他心中所愿。

  谢重可是劝了许久,甚至用上了已故儿子儿媳的名号,撒泼打滚,才让谢九渊肯陪着他来这崇明寺。

  那几日他天天盯着,就怕他什么时候反悔不来了,如今到了这崇明寺,才堪堪放下心来。

  “我们进去吧。”谢重心下跃然,当即便迈上长阶,两脚生风,行至半路才记起回头唤着谢九渊。

  谢九渊也不回话,只抬眸淡睨了一眼,依旧不疾不徐地走着。

  从左门入了大殿,便可见不少善信燃香跪拜。

  今日日子极好,有几个大和尚在殿内诵经,众口一声,像是于天地颂歌,沉稳却又悠扬。

  众人排着长队恭敬叩拜,徐缓而安详,随后揣出两枚铜币,起身投进功德箱内,轻撞发出叮当声响。

  不用太多,只需几枚铜币,说与佛祖听聆。

  谢重是老香客了,自然熟悉流程。

  其实他青年时也来得少,只是自从当年琅邺之役后,才开始经常来这寺中参拜祈福。尤其是近两年,来得愈发频繁。

  有时候他也会想,是不是定国公一脉杀戮太重,这些年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几人在大殿参拜完便拐步进了左偏殿。

  偏殿内摆着个香案,上面置着签筒。旁边蒲团上静坐着个和尚,闭目敲着木鱼,一声一声的。身后陈着一个放着解签经册的小木架。

  循着谢重的指示,谢九渊定了定神,撩袍跪下,摇晃着签筒。

  见他摇得随意,谢重在一旁焦急不安,生怕他失敬撒了签筒坏了姻缘。

  “九十六号。”

  倏地,一支竹签从签筒内掉落在了地上。

  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情况,谢重长长地舒了口气。

  元二弯腰拾起,递至那和尚面前。

  “求姻缘。”怕那和尚会错意,谢重连忙上前几步,有些忐忑道。

  似是第一次见着这么急切的老人家,和尚微微愣神,而后颔首慈善笑着。

  和尚记着签号,翻开经册细细地找着,随后悠悠念道,“几年空座莫人招,今日新花上嫩条,千里有缘千里会,他乡异域也相交。”

  “此为上上签,想来近些日子便可见良缘了。”合上经册,那和尚朝着谢九渊慈然笑道。

  谢重虽自幼便开始舞刀弄枪,稍大些又在外征战,却也是读过些书的。

  非这盛京内的姑娘,千里他乡,且又是见过的,也不过那一个言姑娘,却不知人在何处。

  不过,到底是良缘,想来也快了。

  这么一想,谢重一张老脸上便笑意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