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45章 好久不见啊

    面对乔苓的威逼利诱,刘娇娇坚决不为所动。

    摆出一副打死我也不说的顽强不屈态度。

    再三询问无果,乔苓便歇了心思。

    傍晚收工后乔苓还是跟乔先礼夫妇一起回家研究新品。

    这次最近主攻的方向是奶酪。

    因为奶酪在面点烘焙中是极具特色的一种配料。

    前世的奶酪只要去超市扫货就能得到,乔苓也没动手自制过。

    只看过一个牧民纪录片,其中提到了奶酪的原始制作方法。

    相传有个阿拉伯人要穿越一片沙漠,头天晚上他用羊胃装了一袋子牛奶准备在路上喝。

    沙漠那天气热啊,走了一天再拿出来的时候发现…馊了…

    沙漠这种地方,水资源匮乏,即使馊了他也没舍得扔。

    想着如果自己在喝完干净的水之后还没找到绿洲,那就喝这些馊掉发酸的牛奶。

    虽然味道是上头了些,最起码不至于被渴死。

    于是这袋馊牛奶就一直挂在驼峰上成了他的小伙伴。

    但是这个小伙伴却偷偷摸摸的背叛了他。

    经过昼夜的日晒和颠簸,皮袋中的皱胃酶将乳液凝固又震碎,凝乳与乳清分离,水分蒸发。

    等他实在渴得不行,把这袋馊牛奶解下来,准备捏着鼻子灌下去的时候。

    他哭了…

    袋子里面但凡有一点液体就算他输!

    别说喝了,连嘴唇都没办法沾湿!

    里头只有梆硬的奶酪块。

    这哥们心如死灰,想着反正要渴死了,不如把这些奶酪块吃了拉倒。

    毕竟是陪伴了这么多天的小伙伴,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必须同年同月同日死!

    愤怒地抓了一把塞嘴里,嗯?

    还挺好吃,酸酸甜甜还挺有嚼劲。

    突然有点不想死了是怎么回事。

    吃饱了有力气,也有了寻找水源活下去的勇气。

    他又踏上了旅程,也找到了绿洲。

    随着时间的推移,游牧民族已经学会在发酵好的凝乳里加盐来延长保质期,然后放在通风处晾干,制成了干奶酪。

    乔苓没打算用这么原始的方法,因为这个纪录片主要讲的是内蒙古的游牧生活。

    动物皮制作奶酪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因为最原始最自然的方法是最耗时间的。

    后来,他们学会了使用工具和炊具。

    这里牛奶太难获取了,所以乔苓选择了羊奶。

    把羊奶倒进消过毒的小瓦缸,在阴凉的地方放一天一夜。

    上面就会浮起一层奶油,这是奶液里的油脂。

    可以拌着面包吃,也可以拌着炒米吃。

    把鲜奶发酵成酸奶,取奶油。

    剩下的酸奶就可以上灶了,小火慢煮。煮着煮着,就变成了一团一团的豆花状。

    把水份用勺子控出来继续搅拌,里头的酸奶会变成粘稠的浆糊状。

    这时候麒麟臂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加大火,用力搅拌。

    等到搅不动了,里头的酸奶凝实了,原始奶酪糊糊就做好了。

    蒙古人叫它奶豆腐。

    把奶豆腐倒入准备好的木制模里,在阴凉处再放讲天通风干燥,就会得到硬化的奶豆腐。

    因为这里没有乳化剂这种逆天的添加剂,所以乔苓得到的奶豆腐和超市买到的芝士是不一样的。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它不能拉丝。

    不过风味却比再制奶酪好太多了,最适合用来做提拉米苏。

    虽然不能拉丝,但是做成披萨还是很香的。

    根据蒙古披萨,乔苓稍做改良。

    红薯泥做坯子,在上面添加了果干、糖浆、羊奶和奶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