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四章 国力恢复,准备开战!

    受李崇的影响,历史上本只是设六学的李世民增设了墨学。

    故而,六学变成了七学。

    杜如晦对此倒是没有异议。

    “陛下圣明!《管子·权修第三》中有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将国帑用于培养天下才俊,实为利天下长久之计!与定边安国一样重要。”

    杜如晦因此言道。

    “若非大唐国力恢复到如此地步,倒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大兴教育,速速去办吧,既然是利国利民之计,耽误不得!”

    “遵旨!”

    ……

    “卖报!卖报!”

    “最新的一期!今日首版诗是《曲池荷》。”

    “新闻是:天子下诏,京师设七学二馆,着令我大唐读书人皆可按照自己志趣门第报考,将来好效命朝廷或造福乡梓!”

    光华书铺门前。

    新入职的博士卢照邻正挥舞着手里的《光华报》在吆喝着,且把最新的诗歌和新闻喊了出来,以吸引路人的注意。

    如今《光华报》早已名满长安。

    甚至已流传到洛阳一带。

    不少来自洛阳的达官贵族会派自家部曲常驻长安,一有新报就立即快马加鞭送回去,乃至于一路上换马不换人,只为了能看到最新的《光华报》

    所以,卢照邻这么一喊,就有无数大唐民众涌了过来,举着钱喊了起来。

    “给我一份!”

    “给我三份!”

    “给我十份!”

    卢照邻这边也开始喝道:“排队!排队!排队!还请诸位排队!不排好队,今日不售!”

    于是,这些大唐民众只得排好队。

    而接下来,直到这些人排好队后,卢照邻才开始给这些出售《光明报》。

    “怎么又涨价了?”

    “对呀,怎么又涨价了?”

    不过,开售后没多久,有许多民众就因为报纸涨价而不满。

    卢照邻不得不解释道:“《三都赋》一出,洛阳纸贵;如今《光明报》一出,自然长安纸贵;有何奇怪的!”

    没多久。

    最新印刷的《光明报》就被销售一空。

    卢照邻满脸期待地看着这些人离开,嘴角微微一扬。

    因为这期《光明报》所选首版诗是他的作品。

    他也没想到他有一天会靠着这《光明报》传扬自己的诗作。

    这让他很是期待,整个长安城知道他的诗作后,会作何评议,会不会因此成为长安城中一些大才子的座上宾。

    当然,卢照邻更期待的是,他是否能成为兰陵笑笑生的座上宾。

    “买亏了,这期诗作不是兰陵笑笑生的作品!但这个叫卢照邻的写的也不错,是个人物!”

    “我大唐如今真是才俊辈出啊!这个卢照邻也可以立足于诗坛了!”

    “我还是更喜欢上官仪的。”

    ……

    李崇看着这些大唐士子边走边对手中的《光明报》品头论足,颇感欣喜。

    他不得不承认大唐已因为自己在文化上更加的欣欣向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