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八章.鸿蒙紫气归属定,姜尚点孔宣!

    “看样子,孔宣是真的不想要?”

    望着落在自己手心上的鸿蒙紫气。

    姜尚眉头拧得跟麻绳似的。

    鸿蒙紫气的确很珍贵,但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相反还很鸡肋。

    而且不同于孔宣这种只要接受就可以立地成圣的大能,他如今的境界距离成圣还差得远呢。

    这玩意可是烫手的山芋啊!

    可能现在因为畏惧大道和天道的威势,没人敢对自己动手,但成圣的诱惑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君不见,当初红云老祖的下场?

    不过孔宣说不想要这鸿蒙紫气,姜尚觉得这也是真心。

    毕竟是凭硬实力干到已经几乎要成就混元大罗金仙的大老,而且大道赐福之后,未来必定能迈入这一领域。

    有些心高气傲,不屑于成为天道圣人也实属寻常。

    而且姜尚其实觉得,退一万步讲,即便是将来因为意外,孔宣未能成就混元大罗金仙,走上以文成道之路,立儒门而证道……也是一种极为不错的选择,比证天道圣人好太多了。

    ——哪怕,这一道鸿蒙紫气是遁去的一,不会受到天道太多的约束,甚至只要够强还能与天道打擂台,争夺洪荒权柄。

    ……

    “哎!”

    最终,姜尚在这场对阵中败下阵来。

    长叹一声,将鸿蒙紫气收将起来。

    “既然这样,那就算了,不勉强你了。”

    孔宣不想要就不想要吧。

    这玩意虽然说是烫手的山芋,可如果用得好了,那也是个很大的人情。

    眼下合适的人选倒有几个。

    不过……究竟如何抉择,还得再甄选一下方是妥当。

    不觉间。

    姜尚望向金阙斗府,天治天宝阁方向。

    ……

    鸿蒙紫气归属落定。

    众大能的目光也随之收回。

    各怀心思,各有计较。

    ……

    诸如人族三皇、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等,俱是眸中含笑。

    鲲鹏妖师、游历东方的准提圣人等,脸上不乏羡慕与算计之意。

    五庄观镇元子、西昆仑西王母、天庭大天尊与瑶池金母等,皆若有所思。

    又有太上、平心等无喜无悲,似乎事不关己,根本不受到任何影响。

    ……

    此后。

    二人于勾陈天宫密探。

    孔宣言及自己观《抡语》后看到场景。

    “大哥,我在观你所着《抡语》之时,偶感一副画面……”

    “乃是:尘世一位老者台上讲道,下有三千人众听讲……”

    “其中人们的服饰也和现在人间的服饰大不相同……”

    顿了顿,又说:“我有预感,我证道混元之契机便在于此,却始终参不破……”

    一听这话。

    姜尚便知孔宣的心中走那条至圣先师的路的倾向更胜过于直接证道混元大罗金仙。

    立有计较,向孔宣说道:“诚不瞒贤弟,我曾于未来中窥得一角,贤弟所描述画面正是数百年后一位贤人及其弟子……”

    说着,姜尚抬眸对上了孔宣的双眼,一字一句说道:“此人…姓孔,名丘,字仲尼!”

    此话一出。

    孔宣识海里“轰”的一声炸响。

    ——那般画面又浮现于眼前,而这一次,更加清晰......

    这时,姜尚又复出言:“贤弟,我还有一言相赠!”

    因孔宣已陷入了沉思,姜尚不待他回应,直接说了出头:“师叔,道在人族,教化即大道!”

    孔宣虽在沉思之中,却也有感外界信息,耳畔听得姜尚此话。

    一时间,拨得云开见月明!

    “吾道成矣,吾道成矣!”

    孔宣元神一阵清明,立时抓住了那证道之契机所在,欣喜得不能自已。

    “恭喜师叔!”

    姜尚一声祝贺,旋即复说道:“只是现下还不是时候,贤弟还需静待时机。”

    孔宣已明悟机缘所在,自是明白姜尚意指什么。

    ——也知道那个黄金大世,的确是需要一个人来开启……

    于是向朝姜尚深深一拜,说道:“此番,多谢大兄指点!吾去也!”

    说罢,欲驾起仙光,返回三山关。

    姜尚忽然想起封神之中孔宣还有被准提渡化之劫,连忙又提醒道:“贤弟且慢!为兄还有一言!”

    “如今封神量劫已经启动,虽说踏上混元之路与已经斩尸者可以脱劫,但贤弟为那三山关总兵,又与殷商大有渊源,恐怕另有一番因果!”

    “如是无避世之心,还是小心为上啊!”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说让孔宣辞官不作,离殷商而去……

    原因很简单。

    在姜尚看来,孔宣也是那等性情中人。

    那等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且孔宣虽有劫数,但只要他记住自己今日的提醒,他日不要与圣人动手,便也无碍。

    所以自己也没必要让孔宣难做。

    这句劝告只是为了给孔宣提个醒,免得他做湖涂事。

    “大兄放心,吾知晓怎么办。”

    闻言,孔宣点了点头。

    虽然不知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