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 24 章(“戴不戴耳饰?”...)

    宋微迫不及待的打开韦阑带回来的书信,  看着师父熟悉的笔迹,面上表情也变得十分柔和。

    如果说在月色下,她如刀锋一般凛冽寒凉,  那么这时她就像宝刀入鞘,  甚至可以称之为‘温柔’。

    一般情况下,时逍回书房第一件事是换衣――不管劲装还是官袍,穿了一天总是又重又热,换一身舒适的道袍,  绑带松松夸夸系在腰间,  才最让人松快。

    但现在宋微在场,  即使屋内有屏风,  时逍也做不出宽衣解带这种事。

    宋微看完陈闻之写的信,  眉梢眼角带了柔和的笑意:“师父说已经顺利与王爷的人碰面,  接洽愉快。”

    时逍靠在太师椅上,  裹着玄衣的手臂搭在腿上,又一下没一下的敲着。

    他原本只看了宋微一眼就转过头来,  现下听了宋微的话,  再次偏过头去,视线从浓密睫羽根部延伸出来,  落在宋微手里那封信上。

    时逍问:“师父?是陈闻之前辈?”

    “嗯,”宋微坦荡的回应,  “十八年前名满邺都的江湖逋客,  陈闻之。”

    时逍颔首,根据他手下传来的消息,  宋微应该有两个师父,  一个是传授她武艺的陈闻之――名满邺都的陈闻之在宋琉珲死后突然就消失了,不少人猜测他是被庆云帝秘密除去的,  此后,陈闻之这个名字在邺都就渐渐消散;另外一个师父教宋微习文写字,不过具体是谁,时逍的人还没打探的出来。

    时逍眼睛眯了眯,突然说:“在你院子里,一直伺候你的老妪,就是陈闻之假扮的?”

    宋微眼里笑意不减:“王爷明鉴。”

    江湖逋客陈闻之,之所以名满邺都,是因为他侠气在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被他救过的人敬爱他,可被他阻挡过好事的达官贵人和土匪等却视他如眼中钉,恨不得除之后快。

    正是因为如此,陈闻之在邺都的那五年,大大小小遭受过不下百次暗杀。

    他为了躲避江湖杀手,捡起小时候练过的缩骨功,不少次伪装成女子,大摇大摆的走出包围圈。

    这么算下来,如果宋微真是陈闻之的徒弟,那么她能女扮男装两年不露馅儿,也着实在情理之中。

    贵老将军说过,陈闻之别的本事不大,伪装、投机取巧、逃跑的功夫乃是一流。

    ――能被贵老将军称为一流,那在大夏国都是万万中无一的顶尖水准。

    时逍没再深究,抿了一口茶,轻描淡写地问:“那些银子,九爷打算如何?”

    “啪嗒――”原本笔挺站着的韦阑突然腿打了弯子,宿南十分哥俩好的扶起他,小声在他耳边嘀咕一句:“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韦阑:“……”

    “只能先严加看守,有用时再拿出来。如今二王对帝位依然虎视眈眈,堂而皇之运送回邺都,只会加速邺都的灭亡。”宋微说,“王爷可相信,如果银子的事情被二王知晓,王爷乌墨营的五万精兵是决计拦不住二王的?”

    “当然信。”时逍招呼宋微落座于他对面,两人的前臂搭在桌案上,看着那摊开的大夏版图。年关已过,时逍便过了二十,他的小臂和手掌看起来比宋微大了不止一圈。

    时逍看着这一幕,突然说:“两年来,我怎么就没怀疑过九爷可能是女子?”

    宋微也发现了两人体型上的差别,她说:“我十四岁入京,那会儿同龄男子还有不少比我瘦的,自然不会引起怀疑。”

    有了‘宋九是男子’这个先入为主的观念,邺都众人便很难再怀疑宋九的性别了。

    时逍薄唇倾泻出一声轻笑,将话题带入正轨:“邺都在此,这里是黎洲,十七位锦衣卫出事的地方。将银子运送过去,即便走水路,也会在连山这里被截断,需要绕山而行。”

    宋微眸色认真,问:“王爷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他顿了顿,看向宋微的双眸,“九爷可知,这七年来,五万乌墨营将士的军械和粮草从何处运来?”

    宋微眼前一亮,她说:“请王爷解惑。”

    时逍说:“九爷不妨说说看。”

    “水路不通,陆路上设立了不少驿站,关卡重重,想要将粮草和军械运送回来,几乎是不可能。”宋微话是这么说,指间却在官道上轻轻勾勒一笔,“但只要掌控住当地布政司,不管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运送什么,他们也不会吭一个字。”

    说到这里,宋微称赞道:“王爷手段高明。”

    时逍说:“九爷更是聪慧。”

    他伸出手指点在黎洲上,说:“南境四州的布政司确实是我的人,不过,能掌握住他,其中还有些渊源,改日空闲,我讲与九爷听。”

    宋微笑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