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3章 适应

    在黑夜浓密的雾气里安然度过第二个夜晚,王军再一次和哈巴狸失散了,追着草原上的荧光飞虫断断续续走了一个晚上的路,他再一次累的发虚。

    经过两天的适应,对于这里的昼夜差异,王军心里也有了个大概的了解,白天最长,大概有六到八小时的样子,黑夜相对短一些,可能只有白天的一半,也就是三四个小时。但是这地方最为特殊的是,有一段很长的黄昏,太阳会在地平线待上很久,黄昏比黑夜又略微长一点,大概有五个小时。

    所以这里的一个完整自然天,是16个小时左右,比地球上的要短很多,至于其他方面,比如重力,空气,生态等方面,和地球很相像,但也有很奇怪的地方,比如夜里莫名其妙的浓雾,稀少的动物群落等等。

    这种情况和饥荒游戏里的哈姆雷特差异很大,但想想也能明白,游戏里,只要花三五个游戏里的虚拟天数,就能把整个游戏地图探个大概。而游戏里一天为现实世界八分钟,所以最多一个小时之后,就基本了解了地图上所有的地形和资源。。。

    这种情况只可能在游戏里出现,在现实的世界里,一个很普通的小海岛,可能都需要一个人花费一到两个礼拜的时间,才能摸个清楚。人类没长翅膀,飞不动,也不会四肢行走,很多地形需要工具辅助才能到达。

    可能你搞个直升机或者无人机,又或者什么高科技,一眼就把很大的地方看全了,但那种视角,很空洞,是个印象而已,当一个人正真的置身在大型自然环境中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身的渺小。

    ‘适应环境’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不拿复杂的自然环境说,就单纯的一个乡村boy转学到城市以后,周围还都是同龄人,那种由城乡人文环境所引起的差异鸿沟,可能需要那个乡村boy用数年的时间来‘适应环境’。

    王军亲身经历过,所以他心里知道,简简单单的人文环境差异,局限在同龄人和学校班级这一个可以说宛如小型模拟实验室之类的地方,一个普通人去‘适应环境’,都要很长时间,他需要不断的搜集信息,不断的做出应变,甚至不断的尝试‘试错’,才能逐渐消除和周围环境的隔阂。

    当然,这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有些人可能不会认同。

    那么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就很客观了,每一个正常发育的人类,都要学会适应,从直立行走到母语天赋。。。一系列的适应起初都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而人类可以说已经尽可能的尝试适应环境了,从远古氏族开始,百万年的时间不断秉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延续到今,可是人类依然发现,个体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下,依旧连个弱鸡都不是。。。

    王军看过电影《127小时》,《可可西里》,《荒野生存》和《荒岛余生》等等,知道电影里的人物都有主角光环了,里面艺术化的自然环境依然能用四个字概括——索命夺魂!

    一个孩子流落荒野,单独存活一周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他第一天就可能因为贸然尝试有毒的野果而中毒,使自己的情况迅速恶化。。。

    一个精英特种兵流落荒野,他是可以轻松存活一周,但这更多的是一种学术性的尝试,他首先要做大量的准备,博物学,地质学,民俗学,物理原理,化学原理,生理疾病知识,医疗急救训练,天文学,体能训练。。。

    一般人还是别荒野求生了,可怕的很,光背书就能要命。就算是另一种体验型的荒野生存,比如驴友,其实路途地形环境复杂的话,都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