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相濡以沫

    一连经历过几个保姆后,魏大成又提高了薪水,所出的工资已经快是一般行情的一倍了。而且魏大成这次要求也不再那么严苛了。他也有些灰心了。毕竟各方面条件要是都能令魏大成满意的,人家可能就不干保姆这工作了,可能就是职场白领了!

魏大成认清了现实,也降低了标准。可是这一次来应聘的保姆却偏偏非常令魏大成满意。

这个保姆叫盛春花,二十七岁,是安徽省山区穷地方的人。她人长得清秀可人,却是个苦命的人。家中父母多病,弟弟妹妹又多,她二十岁上便嫁给了一个当地人,婚后多年没有生儿育女。后来去看大夫,诊断结果是男方正常,而她是有问题的一方。

她男人终究还是没能顶住家里的压力,坚持了没多久就退缩了,还是跟她离了婚。

盛春花又回到娘家,跟着父母过了。一来家里经济条件很差;二来盛春花家所在的村子里也都知道盛春花不能生育而“被离婚”。人言可畏,弄得她也抬不起头来,干脆就出来打工了。

盛春花这些事起初魏大成并不知悉。只听帮忙介绍的朋友说盛春花是上过高中的,会说普通话,人又长得清秀端正,待人接物肯定没问题。甚至都能帮着给魏大成的两个女儿辅导功课。

至于家务活儿上,这女子是个苦出身,从小干活儿、受累都是惯了的,更加不必担心了。

魏中华一见之下,便很中意,觉得这盛春花很是面善,又知书达理的,说话时也蛮有眼色。

待到在家中做了一段时日后,魏大成就更是十分满意了。在魏大成眼里,这个保姆可比以前那些强太多了。不单单是人勤快、家务活儿干得好,而且炒菜做饭特别好吃,接待客人时又是礼貌热情,落落大方……

不仅仅是魏大成满意,两个女儿也很满意,而且与盛春花相处非常愉快,总是“阿姨、阿姨”地叫着,而这一声“阿姨”可不像是称保姆为“阿姨”的那种方式口气,而确确实实的像是在称呼自己亲小姨时那样的叫。

而盛春花在去了几回魏大成父母家做家务后,二位老人也是对她喜欢得不得了。

这盛春花不单是从小过惯了苦日子,干惯了那些干不完的家务活儿,而且她因为常年伺候体弱多病、经常卧床的父母,养成了对老人特别有耐心的好习惯。

这人一上了年纪,腿脚不利索了,行动迟缓了些;听力减退了,对话费尽了些。因而就特别在意别人是不是对自己有耐心。

别说盛春花干活儿是一把好手儿,人又不偷懒,择菜做饭又不浪费东西,还给两位老人读报纸……令两位老人特别满意。即便是她干活儿不行,人不勤快,但是单凭有耐心这一样儿,就能让这两位老人家都欢喜得不行了。

这盛春花是个极有眼色的。天衡市这样的大城市的保姆工资标准对于她来说已经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更何况这主家出的工资高出了一倍。

虽说她的工作量也快高出了普通的保姆工作量的一倍,但是这样的工作还是很难找到的。毕竟作为一个保姆,如果想要多挣钱而同时干两份保姆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盛春花家中经济条件太差,自己将来又无儿女可以依靠,自然是要趁着年轻多挣钱、多积蓄,来应对不时之需和以备老境了。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老无所依的日子可不好过。

再者说,这主家的经济条件和住宿条件也非常好。盛春花到这里后,吃得好,喝得好,自己住一间十一平米的卧室,自己屋里有42英寸的液晶电视,大一匹的冷暖空调……

更为特别的是,魏大成家教很严。他规定两个女儿也要做家务的,而且内裤和袜子都要自己洗。就是魏大成自己的内裤和袜子也都是他自己洗,不管多忙多累,换下来就自己洗干净。这既反映了他讲卫生,也反映出了他对保姆的尊重。

他也常教育两个女儿,这个家里决不能有“甩手大掌柜”;家务活儿不是永远都由保姆来负责的……

盛春花在这里虽然干的活儿多,但是她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得到了丰厚的薪水,也得到了全家人的信任和爱戴。所以她干得很舒心,活得很充实。

盛春花是个知道感恩的人,主家这些人对他越好、越认可,她就越加倍的回报这个家。有许多工作本来并不是要求她去做的,但是她也主动接管了过来。尤其是对两位老人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

过了大半年,魏大成又给盛春花涨了两次工资。第三次再要给盛春花涨工资时,盛春花说什么也不让涨了。

这凡事也是要有个度。盛春花觉得总这么涨工资有些不妥。魏大成也是觉着盛春花的考虑有道理,这次也就没有执意非给加薪。但是心里就对盛春花付出这么多而感到过意不去了,有时候就也尽量多搭把手儿,帮着干些活儿。

世间一切关系都可能出现恶性循环或者良性循环两种状况。一个觉得主家待我不薄,理应多多报效;一个觉得其尽心尽力,付出了太多太多,自当多多补偿。当雇佣关系进入良性循环后,相处得就越来越好了,人与人就越来越近了……

在盛春花来到魏家一年左右时,有一个契机,让魏大成和盛春花的心靠得更近了……

那是盛春花在年底大搞卫生,正赶上那几天变天儿,天气寒冷,她在擦玻璃窗时受了风寒,得了重感冒,发热畏寒,浑身无力。

魏大成不但第一时间关注到了她得病,让她放下了家中一切家务活儿,而且为其把脉、针灸,开方、抓药,并亲自煎药、喂药……

盛春花从小到大都没有人如此关心、照顾她。就是当初和前夫一起生活时,她有一次得了重感冒,难受得卧床不起,丈夫也只是让她多休息,叮嘱了几句“多喝热水”而已。盛春花曾一度以为体贴温柔的男人就和童话中“英俊善良的王子”一样,是虚幻的,根本就不存在的。

可是魏大成的悉心照顾,对她就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的态度,令盛春花深深感动,并改变了她对男人的认知——在这个世界上原来真的存在着“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的男人啊!

那个时候,“暖男”这个词还没有出现。如果有,那么魏大成就是盛春花心目中的暖男无疑了。

魏大成在中医领域里是佼佼者,在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接触了不少达官贵人,见识自然不俗,又是医道高超,是个有智慧、有事业的好男人。如今盛春花又见识到了他如此温柔体贴的一面。自然是对其心生爱慕。

只是盛春花心理上有些自卑,觉得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不好,又离过婚,一点儿都配不上魏大成。所以也只是将爱慕之心深深埋藏。

而魏大成原本就觉得盛春花无论是从容貌气质上,还是从脾气秉性、待人接物上都很好。只是并不曾觉知到自己已经对她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而这次盛春花病倒了,魏大成才突然意识到,原来在不知不觉中,这个女人已经在自己心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是自己要比这个勤劳善良、清秀可人的年轻女人大了二十岁,那简直是就是差了一辈儿人啊!

这一年盛春花刚满二十八岁,正值女人生理上的巅峰时期,正是《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所说的女子“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之时。

而魏大成已整整四十八岁,正是《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所说的男子“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之时。

但是魏大成深谙医理,又善于保养。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是身体调养得很好,又没有什么抽烟、喝酒、喝浓咖啡等不良嗜好,因而身体素质、健康程度比绝大多数的同龄人都要好。

魏大成的容貌看上去也不像是这么大年纪的人。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更显年轻态。而且“医者近贵”,因为常年接触不少高官巨富、社会名流,因而气质谈吐也很优雅,颇具知性成功男士的人格魅力。

尽管如此,魏大成仍然觉得,虽然盛春花是偏僻山区走出来的离异妇女,但是自己这个整整大了她一辈人、拖带着两个女儿的鳏夫仍然配不上她。

两个人都是性格偏于含蓄的人,都将深情埋于心底。只是经过这一场病、一场照料之后,两个人的心距离更近了,也更默契了。

发之于情,止乎于礼。虽然两个人都没有说出心声,更没有过越雷池一步,但是这并无碍于爱情之苗的滋长。甚至是越压抑,越生长得旺盛。并且,爱情的表露并非仅仅局限于语言。

虽然有一位大作家在书中写过“语言何其重要!性关系也只有在纳入了语言的轨道才显示了人性”。

但是沉浸在爱情中的两个人,彼此自然流露出对于对方的爱慕之情,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肢体语言……特别是那眼睛里流露出的奇光异彩,不都是在大声呼喊着:“亲爱的,我爱你”吗?

日久天长,渐渐的,两个人也越来越清楚了彼此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