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江山代有才人出

    这在真人身上操作,出题时,穴位不宜定在前胸后背和下肢,一般多为在手和胳膊上,便于操作和露出皮肤。

考官先让魏中华以提插法刺手腕内侧的列缺穴。以观察魏中华使用提插法时,指力是否均匀一致,幅度大小、频率快慢是否适当。又让其以捻转法施针肘横纹处的曲池穴。

魏中华自然是不出众人所料,行针老道娴熟,无可挑剔。至于其它的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就也不一一测试了。

考生不多,也为了避免漏题和协助最后一项的实操,考完的就在这个大会议室的后排座位上暂等。

魏中华迈着鸭子步,走到后边坐下,关注着接下来对辛扬的考核。他对辛扬的好奇心也不亚于辛扬对他的好奇心。

辛扬也进入了确有专长中医人员实践考核第一环节——辨证论治。辛扬从多个提供的病例中抽取一个病例资料,无巧不巧地居然也是抽取的07号考题。

那个女办事员接过来看了一眼,也是不禁一笑,这还真是够巧的。她把题号递给一位考官,然后从笔记本电脑上调出了这道题。

魏中华见辛扬和自己抽到的题一样,更是来了精神儿,倒要看看这小子答得如何,与自己比是优是劣。

那个满头银发的老专家对辛扬道:“请考生辛扬辩证分析此案例。”

这老专家说完,依旧还是一副十分认真的样子,戴上老花镜,拿起笔,准备在手边的本子上记录。

辛扬站在当下,仰脸假意看了一遍投影布上显示的文字,心想:我要不是多说点儿,也显得某家没有手段。

辛扬的作答与魏中华的作答基本一致,答得比魏中华更加全面了一些,但是多说的那些也并不十分重要,毕竟魏中华已经把病症诊断答得很全面了。

那满头银发的老者听了连连点头,问道:“诊断结论是什么?用什么方药?”

“诊断为湿热蕴脾症。方药:甘露消毒丹。茵陈20g、滑石18g、黄芩……”

辛扬说完这甘露消毒丹的成分,又继续说道:“若黄疸明显者,宜再加入栀子、大黄,以清泄湿热;如咽颐肿甚,可加山豆根、板蓝根等以解毒消肿利咽。”

辛扬又多说了两种加减化裁的方式。一众考官也是频频点头。那边的魏中华也不禁微微点头,嘴里又嘟囔了一句,也不知是不是又说了一句“孺子可教”。

这白头发主考官似乎也是想看看辛扬比刚刚那位中医世家的魏中华如何,又多问了一句:“可知这干露消毒丹的禁忌是什么?”

辛扬自然心中有数,毫不犹豫地答道:“若湿热入营、谵语舌绛者,则非本方所宜。”

几位考官也是心中暗赞。只是有了魏中华在先,也就没有表现得像刚刚那么过于喜形于色。

魏中华也开始不再小觑了辛扬。觉得刚刚辛扬在走廊里跟他说笔试的题都答了,并且觉得毫没难度的话,恐怕也不是吹牛。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流程:中医临床技术操作。需要从其中抽取三题来进行考核。

抽取的第一道试题是让考生描述瘢痕灸的要点。

辛扬答道:“瘢痕灸在施灸前先要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魏中华撇了撇嘴,一脸不屑之色,也不知是觉得这道题太过简单了,还是觉得这瘢痕灸在当今这个人人过分爱美的社会里早就不再适用而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紧接着抽出下一题:试叙述隔姜灸的要领。

辛扬朗声答道:“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辛扬抽的第三题是口述并演示夹持进针法。

辛扬回答道:“左右拇食指消毒,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刺入腧穴。”

……

辛扬又接过女办事员递过来的银针,在桌面上躺放着的塑胶模特上演示了夹持进针法。自然也是手法娴熟,没有一点纰漏。

接下来进入第三个流程:中医临床答辩。这一站考核是依据考生随机抽取四道试题,进行现场口试。

辛扬抽取的第一道题是简述消渴上消的主症,治法、方剂。

辛扬答的中规中矩,一点儿没毛病!

第二道题是简述中风中经络与中脏腑的鉴别。

辛扬答道:“中经络则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的特征;中脏腑,则昏不知人或神志昏胡、迷蒙,伴见肢体不用。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则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沫。”

这题算是难度比较大了,辛扬答得非常全面。满头银发的主考官不禁叫了声“好”,脸上大有嘉许之色。

坐在会议室后方,一直在竖着耳朵听的魏中华不禁暗道一声:“惭愧!这道题如果是我来答,肯定是答不了如此全面,能如此滴水不漏。这小子年纪恐怕比我还要小几岁,居然能达到如此境地,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可小觑了天下英雄啊……”

第三道题是简述气滞痰郁郁证型的主症、治法与代表方剂是什么

辛扬的作答又是令一众考官不约而同地频频点头认可。

第四道题是舌质的望诊主要包括什么内容齿痕舌主何证

这道题相对最为简单,算是辛扬抽取的所有题中最浅显的一道试题了,答得自然无误。

接下来的考试项目就是针灸铜人了。这也是魏中华特别想看辛扬演示的。考官也是对这个项目的考试最为看重。

因为其它的辩证问答以及笔试这些题都有漏题的可能,甚至实操的针灸推拿手法也有可能是事先漏题而靠临阵磨枪加紧训练出来的。

而唯独这针灸铜人,就算是提前知道了穴位范围,那么至少也要训练二百多个穴位,才能基本囊括全部准备抽取的试题。

要知道这针灸铜人身上一共有五百多个穴位,而每道考题是二十个穴位,一共为考生准备了十五组考题。当然,每组考题中包含的穴位与其它的考题也会有一些重复的,但是总量也要二百多个穴位了。

而要在短时期内,训练得能准确无误地以银针刺入这二百多个穴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若非有数年寒暑之功,单凭临阵磨枪是不可能达到这境界的。

所以这针灸铜人是最能实际检验出中医认穴水平的一项。也是最受关注的一项。是整个中医确有专长人员考核中的重中之重。

辛扬抽出题号递给女办事员,女办事员又将考号递给主考官。考官对应考号念出了二十个穴位名称,让辛扬用银针在针灸铜人上针刺。

辛扬有心一显身手,以打击魏中华不可一世的气焰,杀一杀他的威风。因此在刚一进入这个针灸铜人的抽号环节时,便气沉丹田,聚精会神,做好了透视的准备。

女办事员递给辛扬一从银针。

辛扬左手接过,捏着一从银针,右手出手快如疾风,取一根针,便刺入一根,几乎不作丝毫停留,随取随刺,飞快地将考官报出的二十个穴位全部都插进了银针。

辛扬和魏中华都是快速而精准地取穴成功。但是在场的人中,任谁都看得出,辛扬的速度还是明显比魏中华稍胜一筹。

只不过辛扬自己是哑子吃馄饨——心中有数。如果不是用上了透视异能的话,虽然自己也自信能把二十个穴位全部准确刺入银针,但是速度上就一定是魏中华稳操胜券了。

其实刚才魏中华在针灸铜人上露的这一手儿十分漂亮,可以说是已经让考官们叹为观止了。而辛扬这一出手,更是把在场的人都震住了。